预防残疾的重点措施与对策.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残疾的重点措施与对策

一、普及残疾预防知识

1.建立完善残疾预防科普知识资源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载体,在“残联”“健康”微信公众号、“惠残一件事”等平台设置宣传教育专区,加强全社会残疾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加强残疾预防知识科普队伍建设,将残疾预防和出生缺陷防治核心知识纳入相关人员职业培训课程和教材。

2.加强残疾预防知识普及。面向儿童、青少年、新婚夫妇、孕产妇、婴幼儿家长、老年人、高危职业从业者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致残预防知识和方法的宣传教育,增强残疾预防意识和防控技能。面向伤病者、残疾人,加强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提升康复意识和能力。

3.组织实施重点宣传教育。通过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重视残疾预防的良好氛围。持续利用爱耳日、爱眼日、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世界噪音日、防治碘缺乏病日、预防出生缺陷日、精神卫生日、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宣传节点,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形式和传播方式,不断提升残疾预防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效。

二、防控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

1.加强婚前、孕前保健。推进婚前保健,加强对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的检查并提出医学意见。加强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室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大高风险人群评估指导和追踪随访力度。继续深化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加强叶酸补服个性

化指导和精准化管理。

2.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广泛开展产前筛查,推广普及产前筛查适宜技术。加强常见胎儿染色体病、严重胎儿结构畸形、单基因遗传病等重大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诊断,及时引导高风险孕妇接受产前诊断。完善出生缺陷监测体系,有效落实出生缺陷个案随访,做好致残性出生缺陷活产儿转介治疗和康复。

3.加强儿童疾病早期筛查和干预。全面开展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遗传代谢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听力筛查,推动出生缺陷患儿早筛、早诊、早治。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均等化。实施0-3岁儿童发育监测与筛查项目,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大力加强儿童致残性疾病筛查,建立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机制。

三、防控疾病致残

1.加强慢性病致残防控。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全民健身行动。依托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综合推进医保支付和基层补偿机制改革,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医防融合和分级诊疗协同机制。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为突破口,积极开展重点慢性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的干预、治疗和康复工作。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致残防控医疗服务。

2.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和精神疾病防治。强化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个体危机干预,抓好群体危机管理。加强对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孤独症等主要致残性精神疾病的筛查识别和治疗康复。加强严重精神

障碍患者管理和服务,落实监护补助和看护补贴政策,确保有服药需求且符合救助条件的精神残疾人门诊免费服用基本抗精神病药物。

3.加强传染病致残防控。全面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巩固脊髓灰质炎防治成果,继续将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致残性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率维持在高水平。加强传染病监测,提高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能力,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和应急机制,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做好传染病报告及患者医疗救治工作。

4.加强职业病致残防控。强化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建设,做好重点行业职业健康管理,开展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行动,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以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辐射等危害因素为重点,减少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加强重点行业职业人群健康素养监测与干预,提升劳动者健康素养。健全职业病诊断救治康复网络,提升职业病患者救治康复保障水平。

四、防控伤害致残

1.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提升安全生产刚性执法水平,强化安全生产行刑衔接,减少因工伤致残。加强消防安全治理,排查治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严厉查处堵塞消防通道等违法行为,督促完善消防安全设施,督促指导人员密集场所提高员工组织引导疏散能力。

2.加强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管理。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提高道路交通指挥调度、动态监测、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两客一危”、非营运大中型客车、重型货车等重点车辆的安全

管理。加强道路交通事故伤者救援渠道和救治网络建设,减少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残。

3.加强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建设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安全环境,培养儿童安全行为习惯,开展学校、幼儿园、社区、家庭儿童伤害综合干预,加强儿童溺水、道路交

文档评论(0)

138****59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