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主观题 浙师大(呕心沥血自己整理的).pdfVIP

中外教育史主观题 浙师大(呕心沥血自己整理的).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教育观

所谓伦理道德观是指人们对伦理道德这一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总看法和基本价值取

向。我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在儒家理论指导下建立在实践原则基础上的道德教育。自从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正统思想之后,儒家教育也就成为了中

国古代伦理道德教育。

(一)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教育观的基本观点:

“以德主教”的教之本源观。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重在教化,强调“以身作人”,在道德

教化和政令刑法的关系上,坚持以教化为先。

教人“成才”的德育目标观。儒家主张实行德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所谓的“君子”,

即具有完善人格的成人。

以仁、爱、孝、悌为基础的德育教育内容观。仁者爱人,儒家将爱人作为正确处理人伦

关系的主要准则,而“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孝

悌则是“仁爱”的起点和根本,侧重处理家庭内部关系。

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的德育教育方法观,注重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1)重视自我教

育,讲求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求反省内求。儒家认为“内省”

是日常必用修行方法。孔子主张内省,几事求诸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

子将孔子的修养方法归结为“吾日三省吾身”,而朱熹则将此方法发展为“省察”,就是要

求学生对自己的私欲进行反思。(2)讲求慎言力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

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讲求克己,自觉自律。所谓克己就是要提

倡约束自我言行,使自己的言行合乎君子道德标准,即所谓的自觉、自律。

(一)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教育观典型代表人物

(1)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位具有较完整思想体系的伦理学家,他的伦理道德观念,

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奠定了基础。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成为君子的

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的修养。所以,在他的教育中,道德居首要地位。那么道教的具体

内容是什么呢?孔子进而主张道德教育要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道德准则。而“仁”最通常的意思就是“爱人”,也就是承认别人的

资格,把人当作人来爱。而“礼”被孔子作为道德规范,其最重要的两项便是忠和孝。除了,

论述德育的任务、内容,他还总结了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他强调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在

强制,而是靠自觉努力;不是闭门修养,而是参加社会活动。其主要道德原则有:立志;克

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2)朱熹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观

德育到了宋代之后其政治工具性日益体现出来。道德教育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是“存天理,灭人欲”。他所说的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三纲”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德方法可概括为: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

(三)对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教育观的评价和现实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德育观远远超出狭隘的功力范围,侧重于对个体内在品质的提升,

注重德行的培养,提倡发奋斗志,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有

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儒学的教育制度形成发展的整个阶段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孔门教育”——私学

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弟子,并奋力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的私

学教育形式为儒家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成为了儒学教育培养的主要阵地。战国时期出现了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等著作。

(二)汉代兴太学以养儒士

自从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儒家便成为中国传统正统思想,儒家教育也

就成为官方的主流教育,为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基础。汉代儒学的教育制度结构主要

分为两种。一种是私学,而另一种是官学。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最重要

的是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的太学,地方官学主要是郡国学。其中太学的建立,意味着以经学

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在汉代,不管是私学还是官学,都将儒学

将为其主要教学内容。特别是太学实际上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

经典。

(三)隋唐时期的不断变革

经过隋唐时期的发展,学校教育体系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普遍教育体系,内部不断变革创

新。第一,学校教育机构体系主要由私学和官学组成,其中官学出现了很大

文档评论(0)

mi m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