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模拟作文“显眼包”导写、时评及范文7篇.docx

2025年高考模拟作文“显眼包”导写、时评及范文7篇.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模拟作文“显眼包”导写、时评及范文7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3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中,排名第二的“显眼包”原指过分张扬、爱出风头。在网络社交语境中,该词以戏谑的方式赞美敢于展示自我、不惧他人眼光的行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题材料给的是一个考生们并不陌生的“现象”。题目出得很巧妙,与必修上第八单元、必修下第四单元都有呼应,与考生善用、爱用网络流行语的表达习惯也有关联,是个体现了教考衔接且面目和善的题。但不要觉得此题简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才是这个看似小巧的题目想考我们的重点。

接下来我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来还原一下我个人的审题立意过程,希望能给考生一点儿启发。看到题中讲到的这个现象,引发了我本人的如下一些联想:

这是个现象,那我要概括一下这个现象:“显眼包”这个词的内涵在“网络社交语境”中发生了变化。

什么样的变化?笼统一点说,就是从否定到肯定的变化。“过分张扬、爱出风头”这样的行事方式,我们传统上是不赞成的;“敢于展示自我、不惧他人眼光”的做法,我们在当下则是认可的,材料里给到的也是“赞美”这样的字眼。

这个变化发生在“网络社交语境”中,那“网络社交语境”的主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群?是不是这个人群带来并推动了这样的变化?是年轻人,年轻人喜欢“显眼包”、认可“显眼包”,进而我们甚至可以联想到也是年轻人在做“显眼包”、在夸“显眼包”。还有一个细节,材料在“赞美”前面有一个状语限定:“以戏谑的方式”。“戏谑”的话就有了开玩笑的成分,也就是说这个“赞美”不是严肃地、一本正经地赞美,更接近一种轻松地拍拍一个“显眼包”的肩膀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的姿态。哈哈,这很年轻人,很网络。

还可以继续追问:词义的变化背后是不是这个人群观念的变化?是的话,造成这种观念变化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是怎样的?“显眼包”既然成为了“2023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我们应该回答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一种观念的流行。因为它的流行,意味着符合了当下共有的某些价值观、某些审美趣味,而相应的时代因素、文化因素自然也就在我们的探讨范围之内了。

其实,有了以上一系列的问题,只要能给出一个相应的答案,这个答案就可以是本文的论点了。这个思路应该也算是比较清晰的:

现象——显眼包词义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这个变化的愉快接纳、主动推广。

本质——让“显眼包”流行起来的人群,认为个体感受重于他人评价,认可和持有“敢于展示自我、不惧他人眼光”的价值观,他们否定了传统认知中对“过分张扬、爱出风头”的否定。

论点——词汇内涵的变化本质上是词汇使用者价值观的变化。考虑到网络流行语的制造者和使用者以年轻人为主,可以把这个观点细化为“网络流行语的新语义,是年轻人新观念的体现”;如果继续开掘时代因素,就可以立论为“新时代催生新观念,新观念带来新语义”。

而到这里,既然我有了这样的论点,我就要继续追问:“显眼包”现象肯定不是独特的个例吧,还有没有类似的其他流行语的例子,也可以体现“随着时代变化,旧有观念被怀疑、颠覆,与之相反的新观念得到了大家认可”?比如今天我们常说的“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这跟我们一贯倡导的“助人为乐”就是很不同的,这其中意味值得揣摩。再比如,时下年轻人常常把“搞钱要紧”挂在嘴边也放在心上,这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很多人的行为方式,物质上的极简主义流行,豆瓣里有专门讨论如何省钱的小组,热搜上隔三差五就会提到一个年轻人一年存了多少钱,这也是就业形势不那么乐观的背景下,向来爱花钱的年轻人竟然把“搞钱”列为“第一要务”的原因。

当然,我还可以追问,是不是所有流行语都折射当代人,至少是相当一部分当代人的价值观?答案大约可以是肯定的。沿着这个方向去立论,我觉得也可以。比如“上岸”“松弛感”“拒绝内耗”“特种兵式**”等流行语,都有文章可做。但不排除有些流行语没啥探讨的空间,词汇本身的生命力不强,热闹一小会儿而已,就不必为之费心了。

以上是我提供的一种思路,这个思路并不特殊,归结起来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现象把握准确,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一个高三的孩子应该可以就其本质说出一些有质量的观点。这个题如果只是就“显眼包”来谈“做人就要敢于展示自我、不要畏惧别人眼光”,可不可以?我觉得老师大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但是浅了,意思不大。如果要在“显眼包”到底该是哪一种语义上纠缠,甚至“站队”,讨论一个人要不要做“显眼包”,那就更远了。我对这个题的认识是:应当甚至一定要关注“显眼包”是一个“流行语”。

语言是观念的外化,观念也塑造着语言,这并不是多么稀罕的观点,但很重要,值得一个十八岁的孩子重视。我觉得这

文档评论(0)

风的絮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