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toLiterature)

课程代码:0708013学分:4

学时:64(其中:讲授学时64,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中外文学史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教材:《文学理论(第二版)》,王一川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课程归口:人文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理论性较强,它对于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但同时又需要大量的文学实践对其理论进行不断的丰富与和发展。课程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注意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引领有机统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学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文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增强学习和研究文学的兴趣,为后续的大量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基础,提供一定学习方法。课程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理论,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并弘扬中国文化。

二、课程目标

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文论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

目标2.培养学生综合修养,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其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性。

目标3.使学生系统学习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

目标4.掌握文学理论前沿,掌握文学批评前沿方法。

目标5.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识别、鉴赏和批评能力。

目标6.提升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

目标7.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意识,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换。

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目标5目标6目标7毕业要求2-1√√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6

目标7

毕业要求2-1

毕业要求2-2

毕业要求2-3

毕业要求3-1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导言

教学内容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

指导思想和逻辑结构

基本要求

使学生明确文学课程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基本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文学课程奠定基础。

让学生明确教材的基本思想和逻辑结构。

重点难点

如何理解文学的本质、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性。

准确把握教材的指导思想和逻辑结构。

(二)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

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

基本要求

使学生能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去认识文学的基本问题。

能够理解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性质以及文学的方法论。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关系。

熟悉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内容。

重点难点

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学理论的基本关系。

理解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理论的时代价值。

明确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意义。

(三)文学的性质及其价值与功能

教学内容

文学的性质

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功能

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使学生明确文学的多种价值。

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功能。

重点难点

文学的性质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时代性和综合性。

(四)文学活动的构成

教学内容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文学接受

文学批评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对文学创作的过程、心理机制和主体条件有明确的认识。

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理想形态、意蕴以及体裁有充分的把握。

要求学生掌握文学接受的构成、过程以及文学创造性和文学经典等基本问题。

要求学生对文学批评的性质、原则以及类型、方法进行学习,理解文学批评与文本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如何理解文学的创作过程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充分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元素。

要求学生明确认识文学的创造问题和文学经典的价值意义。

厘清文学理论与文本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

(五)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

文学的历史演变

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程和流变。

要求学生掌握当代文学文本的新变化。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多种前沿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批评方法。

重点难点

要求学生把握文学理论流变的内在原因。

要求学生熟练理解和掌握2-3种文学前沿理论,如生态批评,树立崇尚自然的理念,并掌握文学前沿理论的基本状况。

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及学时分配如表所示。

序号

教学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指标点

讲授

学时

实验

学时

1

导论

目标1

2-1

4

2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

目标2、3

2-1、2-2、3-1

4

3

文学的性质及其价值与功能

目标3、4

2-2、3-1

10

4

文学活动的构成

目标5

2-3

26

5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目标6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