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龙源期刊网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
作者:张玉能
来源:《江汉论坛》2009年第03期
摘要: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主要在于:中国传统美学是伦理型美学;中国传统美学倾向于
审美主体的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哲学是审美直觉型的;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系是潜隐的。
这些主要特征是在长期审美实践活动之中积淀而成的中国民族审美心理的反映。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特征;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3-0095-07
人的深层审美心理之中,不仅包蕴着一个民族的审美传统这样一些纵向发展的历史产物,
而且还孕蓄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审美活动、审美意识和美学理论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和
相互融合的玄机。为什么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总体上审美活动、审美意识(尤其是文学艺术
的创作和欣赏)会产生那么大的差异?当然其中必定有社会历史原因,不过,社会历史原因并非
直接产生作用,它还必然要经过人类的深层心理这个奇妙诡谲的中介环节。这个中介环节大多
数情况下是在人们意识不到的状态中幽渺昏冥地发生作用的,然而它也会渗透进各个民族的伟
大美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美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之中,成为指导人们进行审美活动
的灯塔。因此,中西美学理论往往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从理论框架、范畴体系、思维方式、
表达格式等等方面都大异其趣,甚至背道而驰,这才形成整个世界美学的相辅相成、互契互
补。
一、中国美学更具伦理政治色彩,西方美学却更具科学哲理基调
诚然,任何美学都应该主要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但是,人类及其实践活动作为一个
整体,反映在人与现实的诸种关系上,也必然使得审美关系不可能完全脱离人对现实的其他关
系,比如政治关系、伦理关系、认识关系、经济关系、实用关系等,审美关系与这些非审美关
系之间就会呈现出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不过,这种错综复杂关系总会由于不同原因而在不同
民族的理论形态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倾向。就中西两大美学理论体系而言,中国美学就更侧重
于审美关系与政治道德的关系之间的纠葛,而西方美学则更倾向于审美关系与认识科学的关系
之间的牵连,因而中国美学从古至今都呈现出浓厚的伦理政治色彩,而西方美学总体上也表现
出更为鲜明的科学哲理基调。
龙源期刊网
中国传统美学是以儒家美学思想为主体,儒、道、佛三种主要思想相互矛盾、相互补充、
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在这个矛盾、互补、融合的漫长过程中,中国美学的伦理型模式就逐渐
铸成了。从来源于周代的“诗言志”说,到确立于唐代的“文以载道”说,再到清代末年的“诗界
革命”和“小说革命”,乃至“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及“为人生而文学”观念的流变,直至建国以
后的干预生活和现实主义主张的不断深化,都反映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政治伦理模式的巨大规范
力量。中国人的审美活动很早就主要集中在社会美之上,尤其是人格美之上,即主要欣赏那种
与善密切相关的美。孔子的“里仁为美”,孟子的“充实之谓美”,荀子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
美”,庄子的“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素朴而天下莫与争美”,都与人的内在修养和品德性情
密切相关。就是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中国人也往往无法忘怀人类自身,总要从自然之物与人
类及其精神的关联之中去寻求美的意义。因此,有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审美“比德
说”。这种比德说,不仅成为儒家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而且也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文人的
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像陶渊明、王维、苏东坡等伟大诗人,无论是在儒家人世思想起支配作
用时,还是在道家、禅佛思想支使下遁世入山林之中时。他们都是把山水田园当作自己的情怀
的寄托或人格的象征,以致在中国的诗画传统题材中形成了所谓“四君子”(梅、竹、菊、兰),
“岁寒三友”(松、竹、梅)等永恒的标志,甚至一直延伸到当代中国的诗坛画苑,毛泽东、陈
毅、朱德、陶铸、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文之中就经常有梅、竹、松、菊、兰的
倩影婆娑。至于中国古代诗学中要求文艺为政治伦理的教化服务的观点就更是比比皆是了,总
是要求文艺能够“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西方美学中当然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十分重视美与善的密切关系的美学家,但是,从主潮
上来看,西方美学却更注重审美关系与认识哲理关系的牵连。把美与真的联系探究得更为深入
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财经法规教案.pdf
-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改革财税体制】.pdf
- 青春健康教育知识普及.pdf
- 李浩妍: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pdf
- 中国书法艺术“符号学”表达论文.pdf
- 成功广告市场营销案例评析.pdf
- 探析基于5G技术背景下小学教育模式的变革.pdf
- 公司的运营及产品的推广.pdf
- 明清绘画的主要流派及代表画家作品风格.pdf
- 供应链管理-采购流程管理制度.pdf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寄书》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