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docxVIP

《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感知、运用阅读策略等激发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的兴趣,感受阅读乐趣。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封面、目录来了解一本新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通过比较阅读,发现科普作品的特点,总结问题探究的方法,学习阅读科普作品。

3.通过拟定阅读计划表和做阅读记录的方法维持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整体感知,了解图书

1.活跃氛围,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学过课文《宇宙的另一边》,知道宇宙的另一边有很多秘密。其实在宇宙的这一边,也有很多神奇的事物,想不想一起来感受一下?(展示小魔术:白纸上提前用淀粉水写上《十万个为什么》,晾干后字就消失。涂上碘酒,消失的字又会显现出来,再喷上维生素C水,字会再次消失。)这个小魔术神奇吗?你有什么想问的?

(设计意图:好奇心是认知发展的动力。用科学小魔术导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回顾旧知,明确主题

(1)联系旧知,提出要求

在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阅读中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要学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2)明确主题,引出童书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变硬?为什么感应水龙头能自动出水?冰箱里的冷气是从哪里来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现了语文要素的递进性和联系性,四年级上学期对“提问”这一语文要素进行了专门训练,四年级下学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这一新要求。本环节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借助一连串的问题再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整体感知,了解图书

(1)阅读封面,了解信息

师:通过封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书名、作者、主编、译者、插图、出版社……

师:是啊,封面就像一张藏宝图,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信息。

(2)借助视频,认识作者(出示课件,只有照片和名字)

师:同学们了解这位作家吗?(预设:不了

解)看来我们对这位科普作家并不熟悉。那让我们跟着阅读小精灵“悦悦”一起认识一下作者吧。(播放对作者米·伊林的介绍)

(3)浏览目录,了解内容

师:看完封面,我们再来看目录,里面有好多文章的题目。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读薄。(出示目录)

①观察目录,说说有什么发现。

②关注标题,发现和其他目录的不同。(生交流)

师:(总结)本书目录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大标题和小标题。使用小标题能让文章的内容更加明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封面、目录,整体了解整本书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借助视频,介绍作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巧用策略,感受趣味

巧用预测,感受趣味

(1)出示目录,感受趣味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目录,你对哪个标题最感兴趣?

生:我对“水能不能炸毁房屋”这一标题最感兴趣。水有没有这么大的威力?是怎样炸毁房屋的?

生:我对“活的书”这个标题最感兴趣,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活的书呢?

师:这本书就是这样有趣,目录中的题目就很吸引人。老师也很好奇,“活的书”是什么。我们先一起来猜一猜。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标题入手,

引导学生质疑、预测,进一步激发其探究科普问题的兴趣。)

(2)回顾旧知,激活旧识

师:在猜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内容。三年级上学期学过预测,哪位同学还记得可以根据哪些方面来预测?

生:借助题目,根据插图,联系生活,根据文章内容。

(3)巧用预测,全班交流

现在请你们猜猜“活的书”到底是什么,把你们的预测写在预测单上。

(生交流预测)

生:我觉得“活的书”就是像人一样会走会讲话的书。

生:我觉得“活的书”就是一本写得很生动的书。

生:我觉得“活的书”就是记录了很多东西的书。

......

《十万个为什么》预测单

阅读章节

我的预测

我预测的依据

我预测的内容

(4)验证预测,激发兴趣

请大家阅读书本第416-419页,验证一下自己的预测。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活的书”其实就是指我们人类。在还没有文字和书籍的时代,人类就是靠口耳相传来传承文明的。

(设计意图:运用预测策略激活原有经验,

激发阅读期待,又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细节,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

2.联结生活,感受趣味

(1)联系生活,提出疑惑

这本书与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出示马铃薯录音:同学们,你们好,我是马铃薯,大家也叫我土豆。我经常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我们已经是老朋友啦!但是你们真的了解我吗?你对我有什么疑问吗?)

(2)触摸实物,激发兴趣

师:老师准备了两个马铃薯,一个是煮熟的马铃薯,一个是烘烤的马铃薯。请同学们摸一摸,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问的?

生:同样是马铃薯,为什么煮熟的是软绵绵的,烘烤的是硬硬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