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规划.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规划

1.专业现状分析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1978年由建校初期的基本有机合成和无机化工等专业整合

而成,是学校核心本科专业之一.该专业自成立之日起,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等进行重点支持,已树立了“注重品德,加强基础,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

理念,专业实力得以迅速发展,成效显著。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依托,学院先后增设生

物化工、制药工程和环境工程3个本科专业,并于2003年以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2个本科专

业为基础,成立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目前,我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水平居于全国同专业较为领先的地位,所取得的

成绩得到了国内同行的普遍认可和赞扬。该专业2007年10月被评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

点,2007年12月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国内同专业第三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

育认证专业,2008年6月又被评定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招生规模由2004年的6

个班发展到目前的9个班,生源情况由2004年的学校招生倒数几位跃升之现在的前2位,

毕业班的考研率由2004年的不足20%升至目前的40%,连续4年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8%以上.由此可见,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已有的建设水平在

国内同专业中具有较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然而目前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向创

新型国家发展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那么我们已有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等,

是否适应和符合新形势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我们

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方向该如何定位和深层次理顺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所有这些

均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为此,分析专业发展现状,制定新的专

业发展规划,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1学科基础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依托于设立在我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该学

科的化学工程学科一直是我校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本学科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8年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本学科所在的一级学科获得化学工

程与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本学科被列为全国重点学科,2005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博

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化学工程与技术成为国家首批一级重

点学科。

近四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62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6105

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0余篇,EI收录200余篇.获高等学校自然科学

一等奖1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三大奖和教学

成果奖20余项。

本学科专业建有“化工本学科专业建有“化工资源资源有效有效利用利用国国家家重点实重点实验室验室““绿色绿色化工与化工与过过程强化程强化分室、

““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制先进制备备技术与技术与应用应用科学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

三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已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化学反应工程与催化

技术研究基地”、“超重力反应与分离技术研究基地”、“现代传质理论与新型分离技术研

究基地”、“分子与材料模拟研究基地”和“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研究基地”

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1。2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目前共有教学、科研人员84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

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正高级职称34人,副高级职称29人,博士生导师

34人。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人。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化

学工程教学团队(本科)”。拥有我国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创新研究群体-“反应过程强化创新研究群体”。

本专业师资队伍年龄分布是:60岁以上占师资队伍的4。76%,45~60岁占师资队伍的

16。67%,45岁以下占师资队伍的78。57%。

本专业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是:博士占师资队伍的67。9%,硕士占师资队伍的16。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