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学习资料 工业技术 中国文化概论.doc

参考学习资料 工业技术 中国文化概论.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状貌》思考题

名词:

1、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农耕型人伦型融合型

2、宗法制:所谓宗法,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尊祖敬宗的前提下,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简答:

1、简答文化的主要功能。

文化具有满足需要的功能文化具有记录功能文化具有认知功能文化具有教化功能文化具有凝聚功能文化具有调节功能文化具有价值功能文化具有动力功能文化具有创造功能

2、文化的基本特征。

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重和谐与统一

重实际、追求稳定

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论述:

试论文化结构的四种形态。

观念文化(民间信仰、宗教、儒学、八卦、五行)

制度文化(家族宗法制、职官制度、科举制度)

艺术文化(汉字、书画、音乐、戏曲、建筑)

民俗文化(饮食、习俗、江湖)

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思考题

名词:

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简答:

简答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历程。

炎黄时代:中国文化的开端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隋唐:文化隆盛的时代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于市井文化的勃兴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明清:沉暮与开新

新思潮:观念转变

洋务运动:器物变革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制度变革

新文化运动:思想改造

第三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思考题:

名词:

1、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

2、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中庸之道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3、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

简答

1.抗战精神的主要内容:

抗战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而言,可概括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

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论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文化精神财富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贵和持中,崇尚礼仪

3、正道直行,持节重义

4、忠孝传家,勤俭持家

5、民为邦本,平均平等

6、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求是务实,豁达乐观

9、天人合一,物我相亲

第四讲《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及流变》思考题:

名词:

1、儒家:是儒家学派思想家和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进行研究考评的一门学科。

2、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3、三纲五常:阳为主,阴为辅,君为阳,臣为阴,故应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天意”的安排;“五伦”关系的道德信条应该是仁、义、礼、智、信,即“五常”,二者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4、理学

人性论,“天命之性”直接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完美无缺,后来人们在现实中所受的“气”有清浊偏正之别,故有善与恶。此为阴阳二气交感所致。圣人凡人。

“性”继承二程之说,把性(人性)作为天理在人心物体中的显现。

道德修养论,“居敬”,无事时不为物欲所诱,有事

文档评论(0)

工地殿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