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对应“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单元教学目标指出,“学习散文作品,要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表现景物的独特之美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同学们选取精彩段落,反复朗读、细加品味,并抓住“秋味”这个中心,慢慢品读,调动各种感官来体验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感受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的氛围,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体会郁达夫笔下“秋味”之美。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春》《济南的冬天》等写景抒情散文,高中阶段,通过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诗歌学习,同学们对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可以运用此前所学进行知识迁移。

学习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思考郁达夫为何没有详细描绘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北平著名景点,而是若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空一类平凡纸小的事物,具体分析情感对景物的选择、过滤和升华的过程,以及深入理解情与景的双向互动表达过程。

三、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体会“情景交融”的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作者寄寓在秋景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中国文人的审美情结,传承文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征稿活动】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入冬。我校文学社将在“名家经典散文·秋日印象”专栏,品读郁达夫的名篇《故都的秋》,栏目组向广大师生征集围绕故都秋景而创作散文、新诗、仿写《天净沙·秋思》或者歌曲填词。请你踊跃投稿。

其实十足的秋味,我们已经饱尝够了,在哪里一一

在湘江,毛泽东的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在夔州,杜甫的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在浔阳,白居易的秋“枫叶荻花秋瑟瑟”,

在江南,李清照的秋“最难将息”,那么,在故都,郁达夫的秋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他的散文名篇一一《故都的秋》,去体会那份浓浓的“秋味”。

(二)检查预习,浅嗅秋味

1、知人论世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1896年12月7日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达夫3岁丧父,7岁入私垫启蒙,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1年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不及半载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翌年进入杭州蕙兰中学,因绝望于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遂回家闭门苦读。不久,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代表作《沉论》,深刻地表现了受压迫的留日学生的忧郁性格和变态心理,塑造了一个患有“时代病”的典型形象,有强烈的反旧礼教意义。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当时的国家是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痕寥的苦闷生活。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干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篇优美的散文。

在一定程度上,作者创作此文,是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故都的白然风物,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同时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痕爽。

早期思想:1920年-1933年。创作大量作品,如《沉沦》等,表现了他从目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姨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思想:1933年-1938年。思想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

晚期思想:1938年-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客观上,季节是秋天,所以作者选取了故都秋天所特有的景物和特有的自然色彩。主观上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旧中国政治黑暗,作者思想苦闷。二是椰达夫个人气质上有多愁善感的一面。三是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深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2.最能体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