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兵器可编辑.ppt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戈(gě)是商周时期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古称句(gōu)兵,是用以钩杀的兵器。用于冲刺的兵器。矛体分锋刃和骹两部分。锋又分前锋和两翼;骹(qiāo)为插入木柄处。吴王夫差矛

春秋晚期

长:29.5cm

宽:3cm

湖北省博物馆藏

一九八三年湖北江陵马山五号墓出土

矛同剑相比器身稍短。此器中背脊部有血槽,槽后端有一个兽头。矛身满饰黑色的菱形暗纹,并铸有吴王夫差自作用鈼二行八字的错金铭文。矛

商代晚期

长:25c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一九六九年河南安阳孝民屯南917号墓出土

器呈湖绿色,器形完整,上饰以三角云雷纹和兽面纹。虽然矛是一种常用的兵器,但仍饰以不同的纹饰,反映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和铸造工艺的提高。

柳叶形矛通长:14.3cm

叶宽:4.2cm

重:0.11kg

叶体作柳叶形,有血槽。骹延伸至叶部三分之一处,截面为近椭圆的六边形,雨侧各一环纽。叶的骹部镂空成燕尾纹,中镶嵌绿松石。钺(yuè)是具有征伐权力象征的权杖器,其中的异形钺为少数民族或北方传入。钺

商中期

长:40.8cm

刃宽:25.5cm

湖北省博物馆藏

1974湖北黄陂盤龙出土钺穿较长,钺身中部还有一个大圆孔,此孔是为了保持钺同木柄的重量平衡而铸制的。兽面纹钺

商代晚期

高:35cm

宽:37.8cm

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藏

传河南安阳出土

钺是兵器的一种,此器物保存得较为完好,钺面呈梯形,上部饰以透雕状兽面纹和龙纹,纹饰精美。蛙纹钺

透雕龙纹钺

商代晚期

长:22cm

刃宽:13.6cm

洋县博物馆藏

一九八一年陕西洋县下范出土

此两钺器身都饰以一透雕状的蛙纹(龙纹),构思甚奇,从其形制来看,并非为实用兵器,可能为仪仗器一类。戟(jǐ)是一种既可刺又可勾杀的双重性能兵器。人头銎(qióng)戟西周早期通长:25.2cm甘肃省博物馆藏1972年甘肃灵台白草坡二号墓出土

钩内戟

战国中期

长:34cm

宽:28cm

?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藏

一九六五年河南南阳徵集

戟锋呈三角形,内为钩形,下有两个棘突。戈同铍边铸,铍脊上以三凸线形成两个血槽,銎较厚,上饰蟠蛇纹和勾连雷纹。此兵器的造型别致。铸造精细是研究我国古代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人头戟是戟的一个别支,也是当时出现的新品种,人头形刺刃,颔部有椭圆形銎,长胡有三穿,援斜向伸出形状如钩,由于此戟造型奇特,所以主要功用并不是刺,而在于啄和钩。古代贵族和战士随身佩带,用以自卫防身进行格斗、可斩可刺的兵器,出现于西周。剑一般由剑身(有血槽)和剑把两部分组成,并配有鞘。史学上所称的玉具剑是指摽(biào)、首、格、剑鼻四处皆佩玉的剑。*

文档评论(0)

139****22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