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精华).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

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

容。学习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中

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着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

一起组成。

3、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

说,包括: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

2、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3、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

的奠基人”。

4、俄国卡普捷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

命名的著作。

5、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

理学”命名的专著,桑代克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至此,教

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20年代后,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它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中时实验研

究。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尚未形成独立学科体系。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1、20世纪60年代初,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

2、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促使美国教育心理学转向对教育过程、学

生心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改进的探讨。

3、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

习的人”。

4、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了有意义的学习条件;加涅对人类

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这两种学习理论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奠定了基

础。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更加注重和教学实践结合,各个理论

派别相互吸收,体系更加完善。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

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原则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

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包括

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自然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

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被喻为“科

学研究的前门”。

(三)调查法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

(四)个案法

(五)教育经验总结法

(六)产品分析法

(七)测验法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才去实事求是的态

度。

(二)教育性原则

指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应能催你被试

心理的良性发展。(三)发展性原则

被研究者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采取动态、变化的指标进行衡

量。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五)系统性原则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第一节心理

发展概述一、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

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

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

12)、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

成年期(25—65)、老年期(65岁以后)。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劳伦兹在发

文档评论(0)

jichuxunli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