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现状分析.doc

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现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现状分析

内容概况:热管理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必备部件。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下,我国不断加快推进汽车电动化转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扩张,带动热管理系统需求也随之增长;在冷却板、电池冷却器等新增零部件贡献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单车价值量达6000-7500元。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约为504亿元,同比增长94%。在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量中,空调系统热管理为最高,占比56%左右;其次为电池热管理,电机电控热管理;从零部件价值量来看,其中价值量最高为电动压缩机,占比23%左右,其次为热泵系统、电子系统等。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热管理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发展

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与传统燃油车差异较大,单车价值量更高

汽车热管理是通过统筹调控整车热量与环境热量,保持各部件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同时保障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传统燃油车热管理主要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的冷却以及空调系统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由电池、电驱、电控三电系统替代了燃油车的传统三大部件,因而相应的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变为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电机电控冷却系统,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提供能量,空调系统热管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动力源发生改变使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更为复杂。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及大量电子元器件需要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以保证其性能与寿命,这也使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目的由传统燃油车的“降温”转变为“调温”。

汽车热管理是通过统筹调控整车热量与环境热量,保持各部件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同时保障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传统燃油车热管理主要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的冷却以及空调系统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由电池、电驱、电控三电系统替代了燃油车的传统三大部件,因而相应的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变为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电机电控冷却系统,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提供能量,空调系统热管理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动力源发生改变使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更为复杂。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及大量电子元器件需要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以保证其性能与寿命,这也使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目的由传统燃油车的“降温”转变为“调温”。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所需零部件较传统燃油车也有所不同,除对零部件性能要求更高外,还新增了冷却板、电池冷却器、电子水泵、电子膨胀阀、PTC加热器或热泵系统等。因此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比传统燃油车更高,高出2-3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博世、日本电装、日本三电、银轮股份、奥特佳、三花智能等;中游为热管理系统集成供应商,包括博世、法雷奥、华域汽车、松芝股份等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需求也随着扩大,行业发展前景巨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汽车热管理领域中;下游则为各大新能源车企。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所需零部件较传统燃油车也有所不同,除对零部件性能要求更高外,还新增了冷却板、电池冷却器、电子水泵、电子膨胀阀、PTC加热器或热泵系统等。因此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比传统燃油车更高,高出2-3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博世、日本电装、日本三电、银轮股份、奥特佳、三花智能等;中游为热管理系统集成供应商,包括博世、法雷奥、华域汽车、松芝股份等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需求也随着扩大,行业发展前景巨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汽车热管理领域中;下游则为各大新能源车企。

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规模不断扩张,发展潜力巨大

1、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为汽车热管理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与双积分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产业链加速完善,产品矩阵逐步丰富,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不断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质”与“量”的双飞,全年实现产销量354.5万辆、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渗透率为13.4%;2022年在疫情反复出现,汽车供应链屡受冲击,“缺芯贵电”困扰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出超强的韧性,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销量达705.8万辆、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渗透率达25.6%,较2021年提升了12.2个百分点。2023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为42.5万辆和40.8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颠覆了整个汽车产业格局,也为上游零部件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与双积分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产业链加速完善,产品矩阵逐步丰富,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不断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得到了大幅提升。目

文档评论(0)

176****79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