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传统”:从“古典文学”的言说到“史诗时代”的展望.pdfVIP

“抒情传统”:从“古典文学”的言说到“史诗时代”的展望.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抒情传统”:从“古典文学”的言说到“史诗

时代”的展望

作者:欧阳光明周萧易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5期

摘要:“抒情传统”最初是由海外华人学者陈世骧提出的一个极具包容性和阐释性的概念,

用来指称中国古典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质。后经高友工及众多中国港台学者的努力推进,

隐然形成了一个在世界华文文学学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抒情传统学派”。王德威是近些年来研

究“抒情传统”并推动其广泛传播的標志性人物,他重新解释了“抒情传统”的定义,试图打破

“抒情传统”的自我设限,寻找其由“古典”走向“现代”的“通关密码”。王德威对“抒情传统”的改

造,扩大了其指涉的空间,并以沈从文等20世纪以来的文人、艺术家为阐释对象,有效展现

了“抒情传统”在“史诗时代”的丰富表情,为人们进入“史诗”时代,提供了更为繁复的维度。与

此同时,王德威的论述,并未很好地解决“史诗时代”如何“抒情”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探

索并完善。

关键词:抒情传统;古典文学;史诗时代;陈世骧;王德威

作者简介:欧阳光明,华侨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暨台港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学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E-mail:oygm1108@163.com);周萧

易,华侨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海外华文文学(福建泉州362021)。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5SKGC-QT03)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9)05-0130-10

“抒情传统”最初由海外华人学者陈世骧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时所提出来的一个极具包容性

和阐释性的概念,后经高友工的阐发和系统的分析,着实影响了一大批中国台港学者,并形成

了一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抒情传统学派”。2006年,王德威应邀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进行了系列

讲座,正式提出“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议题,开始有意识地突破陈世骧等人“抒情传统”论

述的自我设限,试图将“抒情传统”的论述范围推至20世纪的中国,完成“古典”与“现代”之间的

承续工作。经过王德威的持续努力,不断推出相关的论述及著作,“抒情传统”获得了众多内地

学者的响应,成了近年来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话题。王德威的“抒情传统”论述,无疑打

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又一面向,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但在如何协调“抒情”与“史诗”之间

的关系,“史诗”时代的“抒情”又具有怎样的表现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局限。

“抒情传统”这一学术概念的发明,一般都会追溯到陈世骧在1971年美国亚洲研究学会比

较文学讨论组的致辞《论中国的抒情传统》。陈世骧的“致辞”,是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对中

西

文学的特质作出了明确的、对后来影响深远的判断,“与欧洲文学传统——我称之为史诗

的及戏剧的传统——并列时,中国的抒情传统卓然显现。……与希腊自公元前10世纪左右同

时开展的中国文学创作,虽然毫不逊色,却没有类似史诗的作品。这以后大约两千年里,中国

也还没有戏剧可言。中国文学的荣耀别有所在,在其抒情诗。”([美]陈世骧著,张晖编:《中

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第4页。)

陈世骧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判断,来自于他对中西文学在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所产

生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类特点的分析与把握。在他看来,中国文学虽然没有产生类似西方的

“史诗”,但却形成了一种独具气质的“抒情诗”。《诗经》开其端,《楚辞》则以“宏阔的视

界、丰富的神话、辉煌的景象与意境”“代表了抒情的另一个主要方向。”([美]陈世骧著,张晖

编:《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第4页。)承续而来的乐府与赋,非但

没有偏离抒情的特性,反而“拓宽并加深了以抒情精神为主导的中国文学传统的主流。”([美]

陈世骧著,张晖编:《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第5—6页。)而自六

朝而下,至隋唐、两宋,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类型:诗与词,更是成了抒情传统的典范性文学类

型。元明清时期,虽然文学在叙事性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国文学已然形成的抒情特

质,也全面的渗透进此时的文学之中。“所谓的元曲、明传奇,乃至清昆曲,每一部不都是由

数以百计精妙的抒情诗堆成的作品吗?抒情精神在小说中常常是隐没不显的,然而当我们阅读

传统的章回小说时,

文档评论(0)

小波很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