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数学知识遗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VIP

初中学生数学知识遗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学生数学知识遗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初中数学

初中学生数学知识遗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做题时会产生“遗忘”现象。究其原因,关键是初中数学难度加大,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所学知识都是杂乱无章的碎片。作为数学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着手,关注解题方法的渗透,降低知识的起点,重视知识体系的梳理,追求数学教学的智慧。

【关键词】遗忘;好习惯;低起点;知识体系

BACD图1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它的特点在于抽象和逻辑推理,它不像语文一样需要背诵。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注重的是学生不断的练习,计算,订正。这些方面,至于他为什么会错?为什么不会没有好好重视。但是在几年的教学生涯中,却产生了一个疑问:数学真的不用“背”吗?因为在平时的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图1,

B

A

C

D

图1

Rt△ABC中,∠ACB=90°,D为斜边AB的中点,CD=2,,∠A=60°,

求CB的值。这题是初二下,平行四边形中的一题的一部分,虽然现在在学

平行四边形,但是数学是前后知识关联比较大的一门学科。所以之前的知识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随时可能用到。例如这题,很明显这里需要用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但是在课堂上,当我叫起一位学生来回答时,他楞住了。通过引导发现了问题,中点D的作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显然那个性质被他给遗忘了。

为什么老师能成为教师,能传道授业解惑?如果让我们数学老师去教英语?那是否还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呢?这肯定是要打上问号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上学时的单词,语法都遗忘的差不多了。而数学是我们每天都在用的东西,对初中六本书里面的知识我们一清二楚,对里面的框架,结构,联系我们了如指掌。学生的问题就出在此,他们对课本的知识不了解,当时学的也是一知半解,或者只是学到了皮毛,没有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他们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不够透彻。所以我们老师如果遗忘了完全平方公式,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推导马上就能够得到结果,但是大部分学生却无法做到这点。那学生为什么会遗忘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产生遗忘的原因

(一)自觉性不够

学生对于作业等硬任务能基本完成,但是对于预习,看书,作业订正,平时的复习等有弹性的软任务来说就要打一些折扣,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高。数学教学的内容本

(二)降低知识起点,帮助学生理解

作为教师要知道:课堂教学的意义不在于教给学生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而是这些结论得出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应该从低起点出发,即将不容易理解的知识讲的简单,这样学生就更加容易接受,特别是对后面能力较差的学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解决以上问题,“理解”是关键,降低起点是理解的基础!实际上,理解的含义极为丰富,它指的是深刻领会那些抽象的、概念性内容,而不仅仅指掌握一些具体东西.通过理解,可以把个别的事物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理解还指一种在具体环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一种抽象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常常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误解、歧异.作为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经历这样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

例如在二次函数当中,涉及到图像平移问题:将抛物线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已经只记得口诀“左,右,上,下”。在做题的时候也基本上能把大部分题目都解决。因为我们在教他们的时候就告诉他们,遇到二次函数一般式:,要将一般式化成顶点式:。所以他们会先把化成,然后再套口诀,“左,右,上,下”,得到。最后的结果为。事后还不忘问问做对的同学请举手。看到下面那密密麻麻的举起来的手,老师难免陶醉在自己的成就当中。但是如果你再追问一个,为什么是“左,右,上,下”呢?又有多少同学回答的上来?这就是我们在教书的时候只注重应试,而没有注重学生是否理解了这段知识背后的观念性的东西,是否感受到了思考问题的过程,是否真正理解了所教授内容的本质被教师忽略不计了.正是这样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没能够促进学生深入地思考数学问题、不会思考数学问题,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误解和学习方法的误解一步步加深。所以我们老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不应该只注重于应试,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数学的道路。

比如这题,我们可以问问学生平移的概念,什么是平移?要注意两点:方向和距离。那我们之前学过什么知识是涉及到平移的?点的平移。它是怎么移动的?可以马上举个例子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会变成怎么样?抛物线的图像可以看成是由什么组

文档评论(0)

187****2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