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风”到“调查”: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研究范式的田野转向.docxVIP

从“采风”到“调查”: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研究范式的田野转向.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采风”到“调查”: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研究范式的田野转向

作者:李海桐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19期

????????【摘要】《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是舞蹈学界最具权威性与学术性的期刊之一,聚焦了学界对舞蹈前沿话题与焦点的关注。自出刊至今,该期刊逐渐构建起一个可供舞蹈学界理论研究探讨的平台,能有效将理论实践转化为学术研究,从而推动舞蹈学科理论的建设。文章拟对《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中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相关文章进行爬梳整理,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文本,从中察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研究范式从“采风”到“田野调查”的转向路径,揭示以“田野调查”为理论研究范式所引发的新的意义生成。

????????【关键词】傅山;《太原段帖》;段;朱衣道人;《义鹘行》

????????【中图分类号】J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9-131-05

????????【本文著录格式】李海桐.从“采风”到“调查”: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研究范式的田野转向——以《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10(19):131-134,090.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1]文化的研究对象始终是围绕着人展开的,无论是出于实践目的研究动作形态或是为了进行理论目的研究舞蹈内涵,都避不开人的能动性。人是鲜活的、生动的,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探讨只通过研究文本就会显得刻板。所以舞蹈工作者进入到民族民间舞蹈生存的环境之中进行实地考察,将其作为辅助工具已成为一种趋势。实地考察作为辅助工具用在民族民间舞中从20世纪40年代戴爱莲先生筹备“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开始,舞蹈学界的前辈们屡屡使用“采风”的工作方法为舞蹈学科建设谋一份力,与此同时,西方人类学中“田野调查”方法的传入也逐渐影响着舞蹈工作者。当“田野调查”方法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过程中,那么,“田野调查”就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舞界学者谋求学科理论建构的重要手段。从“采风”到“田野调查”研究范式的转向,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理论研究从描述到阐释、从个体到整体的研究路向新的显现。

????????一、“采风”与“田野调查”的概念辨析

????????“采风”和“田野调查”作为研究方法使用在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考察之中,这两者看似相同,实则不然。相同的是,研究者以某一民族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真实地踏入这一民族民间舞蹈的生长之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直观地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样貌,并且可以通过向老艺人或传承人直接学习动作形态,了解动作的起源与发生。然而针对这两者不同之处仔细分析,则会发现无论是概念的内涵还是外延,两者差距甚远。

????????(一)采风

????????“采风”一词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指进行收集整理地方和民间的歌谣、音乐、风俗等资料[2]。这种自上而下的“采风”使古代识字的文人进入民间,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记载传统习俗,现场直观的感受或者是前人的所思所为,都将作为资料存于历史中。20世纪40年代,一批舞蹈工作者在呼应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的同时,到民间进行“采风”[3]。舞蹈工作者深入群众的生活中,学习各地的民间艺术,以戴爱莲为代表的舞蹈家在“采风”之后创作了大量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并搬上了舞台。与此同时,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课程体系处于启蒙阶段,通过不断地到民间去学习舞蹈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采风”对这一时期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建设的作用不可谓不重要。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自上而下的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政策逐步实施,舞蹈工作者开始大规模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态、道具、角色等表演层面的记录,最终形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并出版[4]。

????????由此可见,“采风”是舞蹈工作者进入民间的环境中,有明确目的的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相应的搜集整理,在搜集的过程中为达到目的会进行直接有效的筛选,比如为了舞蹈作品的创作,会向当地的老艺人、表演者进行动作形态的学习,不太会关注形成这个动态的原因或是与动态相联系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割裂了舞蹈与文化其他层面之间的关系。

????????(二)田野调查

????????20世纪初,马林诺夫斯基奠定了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基石,将田野调查作为研究的工具方法也拓宽了学者的视野和思维。马林诺夫斯基在田野调查工作中的表现是他在田野工作中的时间约两年半,这超过了之前所有的人类学家[5]。田野调查工作最理想的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两年以上,并掌握当地的语言,这样有利于对被调查者文化进行要深入的研究,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学会像当地人一样的思考方式是马林诺夫斯基的“参与性观察”。田野调查在强调“参与性观

文档评论(0)

jiangwen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