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解释是什么?.pdfVIP

司法解释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解释是什么?.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eoplewhohaveneverfailedmaynothavesucceededeither.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

司法解释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解释是什

么?

(一)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否定标准设置不当。(二)单位犯罪的形

态结构认识不清。(三)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数额设置不妥。(四)

单位犯罪的分离追诉理由不明。

犯罪不仅局限于个人,公司、企事业单位都能够成为犯罪主

体。我国相关法律对单位犯罪有具体的司法规定。如果单位触犯

国家法律,也需要承担法律后果。那么司法解释关于单位犯罪的

说法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

为依法惩治单位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对审理

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

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

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

企业、事业单位。

第二条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

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

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第三条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

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司法解释单位犯罪

最高司法机关对于单位犯罪颁布了大量的解释、批复。这些

司法解释对统一单位犯罪案件的处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其

中缺乏理论支撑,又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归纳起来,这些

缺陷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否定标准设置不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

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

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

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第3条

规定:“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

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上述第2条规定意图通过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惩治真正

的犯罪人。但是,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仅是无视法人的独立人格,

而不是消灭法人的主体资格。在单位犯罪的场合,法人的主体资

格仍然存在,仍然具备受责的前提。可见,以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来区别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并不具有合理性。

而以设立单位的目的是否是进行违法犯罪,或者以单位的主

要活动是否是实施违法犯罪作为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

标准,也极不具有可操作性。上述第3条规定为自然人犯罪设置

了“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这一要件具有一定的合理

性,但这又重拾了立法机关所舍弃的“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这

一单位犯罪成立要件。

(二)单位犯罪的形态结构认识不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问题的批复》规定:

“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

的作用判处刑罚。”

该批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可不区分主犯、从犯”,是指对所有的单位故意犯罪,

均不区分主犯、从犯,还是指对有的单位故意犯罪可以不作区分,

但对有的单位故意犯罪,仍然需要区分?如果是前者,其理由是

什么?如果是后者,其根据又在哪里?另外,区分和不区分的各自

前提又是什么?

第二,既然肯定可以不区分单位成员之间的主从关系,为什

么又要按各自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刑?根据共犯理论,主

犯和从犯的认定,其依据主要是各共同犯罪人在犯罪活动中所起

的作用,因此区分主从关系与“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判处刑罚”实际上是一回事。最高司法机关暧昧模糊、似非而是

的批复,折射出其对单位犯罪形态结构认识的底气不足。正如学

者所言,这一司法解释使用“可不区分主犯、从犯”的措辞,本

身就表明最高司法机关在单位犯罪主体个数上尚无明确立场,而

只是一种意见倾向。

(三)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数额设置不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

定》对高利转贷、违法发放贷款、非法经营等犯罪,针对自然人

与单位不同犯罪主体确定了不同的追诉

文档评论(0)

小波很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