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的艺术()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选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驴拉车不前,鞭之,仍不前,再鞭之,即卧。一智者路过此地,趴到驴耳朵上说:“再不好好拉车,把你派到学校当班主任,累死你!”驴即起,狂奔!

1.观念层面,双方存在较大分歧,共育意识不强,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2.具体的方式上,在沟通的模式上,缺乏全面沟通和信息的平等交流。3.在参与方式上,缺乏合理的保障机制,内容途径较为单一,仅仅限于表象上的反映问题及合理化建议。4.传统的家校关系,学校和家庭在低位上是不平等的,家长地位比较被动,仅仅是贯彻和配合学校及老师的各项要求而已。

l二是老师反映问题时往往只是陈述现象,不分析原因,也很少给出意见和建议。

l首先,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校才能架起相互尊重的桥梁。l其次,要肯定孩子,学会去欣赏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l首先,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校才能架起相互尊重的桥梁。l其次,要肯定孩子,学会去欣赏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l两只青蛙掉到了一个坑里,因为坑很深,上面的青蛙们就对它们喊:“别跳了,坑太深了。”一只青蛙没跳,趴在坑里,太阳出来时被晒死了。另一只青蛙却一直跳个不停。外面的青蛙越喊,它跳得越欢,最后一跃出了坑。青蛙们问它为什么能跳出来,这只青蛙回答:“我误会了。因为我耳朵有点听不清,以为你们这么多人给我加油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发展的力量最主要的还是不断得到肯定和激励。

每个家长都希望受到老师的重视,都渴望得到认可。所以在沟通时,赞扬就是一种认可,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其实表扬孩子的同时也表扬家长。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

师:喂,你好!是汤野的家长吗?父:是呀,你好,你是董老师吧?父:这个死孩子,到家我教训他,董老师没事到家里来玩儿。(我知道,他说这话就意味着要挂机了。趁此机会我赶快说)师:好的,说句老实话,汤野这个学期有很大的进步,这离不开您的悉心教育啊!如果全班同学的家长都能像您这样,那我的负担就要减轻很多了。(家长一听,急忙跟我说家里有多少地,养了多少头猪,也就没时间教育孩子,是自己把儿子耽误了。听他说得这么诚恳。我趁热打铁师:“是呀,其实这正是你值得肯定的地方,能够在百忙当中挤出时间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的啊。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下次再聊吧”。师:这是老师应该的,您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这么忙还要抽出时间来问问孩子在校的情况,如果您时间允许的话我很想和您当面交流一下。父:好,好,行,行,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只要你说一声。

l(二)协作原则班主任与家长交往的根本目的是寻求对学生教育的协作。为实现这种协作,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主动征求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意见,与家长共同商量教育方法。

l(一)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是沟通的基础

l“棒打出学子”“不打不成才”其结果不但孩子没成才,反而更厌学了。于是乎考试作弊,偷改成绩册,抄袭作业等不良现象就出现了。

临走时给家长写了一个留言:“再见了,我的家,我不想在这个家里待下去了,没有自由,骂声早已灌满我的双耳,打耳光也是家常便饭,无可奈何,我只有走……”

l用讽刺、挖苦、训斥、谩骂来对待孩子即是“精神虐待”l产生逆反心理,形成“抗药性”,甚至形成心理疾病。

l3、期末算总账型l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但到期末就算总账,期末孩子分数考低了又打又训:“说!开学时我怎么跟你说的,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考了这么点分!”“啪”一个大耳瓜子。孩子写检查,把好话说尽,怕挨打呀。家长还逼着孩子写下学期计划,那计划写得天花乱坠,可开学后家长又不管了,打麻将、喝酒……等到期末孩子成绩又不及格了,于是又打,又写检查,形成恶性循环。

l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是“羊角风”式的,一阵一阵的,一阵松一阵紧,想起来就抓抓,想不起来就拉倒,形成恶性循环。

l加大作业量,超负荷运转。老师留完了,家长留,爸爸留完了,妈妈留,轮番轰炸,搞得孩子疲惫不堪。

l有个小孩说:“什么时候我才能像我奶奶似的提前退休了啊!”刚上二年级就像退休。l有个中学生说:“你们(指父母)小时候吃的是窝头,可却很幸福。我们吃的是巧克力,可却很苦恼。”问他苦恼的原因,回答说:“学得太苦了。”实事求是地讲,现在孩子的学习负担够重了,弦崩得太紧就要断了。

l心理学研究表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9050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流风亮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D5X4DGXA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