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发学生深度学习?.pdf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引发学生深度学习?

关于深度学习,老师们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是:深度学习究竟“深”

在哪里?“深”到什么程度算是“深”呢?这两个问题典型地投射出

了老师们面对一个新名词时的朴素思考:先确定它的“新”意,再确

定自己要怎么做才能符合它的要求。

深度学习“深”在哪里

深度学习之“深”当然与“浅”对应,但并不在程度的

“深”“浅”,而在性质之“深”“浅”。需要明确的是,深度学习

是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而不是自学,它是对以往一切优秀教学的精华

的概括和提炼,是“好”教学的代名词,它内在地包含着学生积极主

动的学习,是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学习愿望与积极活动的教学。

为了加强对深度学习的理解,也可以从弄清楚什么不是深度学习、

什么不是好的教学入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著名

的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把中学生比作一门炮,十年中往里装知识,然

后发射,发射后,炮膛里就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了。我观察被迫死记

那种并不理解、不能在意识中引起鲜明概念、形象和联想的知识的孩

子的脑力劳动,就想起了这愁人的戏言。用记忆替代思考,用背诵替

代对现象本质的清晰理解和观察——是一大陋习,能使孩子变得迟钝,

到头来会使他丧失学习的愿望。”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生动地描绘了“坏教学”的样子。这种

坏教学不可能引起学生的深度学习,因为它使学生“被迫死记那种并

不理解、不能在意识中引起鲜明概念、形象和联想的知识”,学习被

降解为记忆和背诵:“用记忆替代思考,用背诵替代对现象本质的清

晰理解和观察”。这样的教学,有技术、有做法、有手段,却不能触

及学生的心灵,不能引起学生的观察、理解和思考,“鹦鹉学

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心不在焉”,成为很多学生学习

的主要表现,学生的“心”不在学习上。没有“心动”,没有用

“心”,何谈主动?何谈深度?教学若不能打动人(心),学生的思

想、意识、情感就不能活跃,就不可能有深度学习。

正常的学习必须以人的生理及心理做基础,因而生理学与心理学

都对学习有深入的研究,感知觉、记忆、思维、意志、动机、兴趣、

情绪情感等一直都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但“心灵”却很少成为研究的

对象。也许是因为心灵难以客观研究,也可能是因为这些研究并不认

为学习需要心灵的参与。

但是,朴素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的学习若不能触及心灵(内心、

灵魂),至多只是抽象个体的心理活动,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

有灵魂的人的活动。只有当心灵(灵魂)伴随着感知觉以及其他客观

的心理活动进入学习当中,学生才真正作为主体主动、积极地展开学

习。在这个意义上,学习是非常个人化的活动,与学生的个人经历、

内心感受以及思想水平与想象力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只是从生理

和心理的年龄特征来抽象地理解学生,就难以真正触动他的心灵,引

发对他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教师必须与学生心灵相通、心心相印,才能知道如何去唤

醒他学习的意识,引发他学习的愿望与行为。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

又是非常社会性的。学生关心什么、能够有怎样的心灵,一定与他的

老师、同学有关,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与正在进行的沸腾的社

会生活有关。

正因为如此,让学生真正发生学习,才成为一个需要讨论的公共

话题。教育所要培养的,绝不仅仅是有小情小爱的、抽象的、偶然的

个体,而是能够进入伟大的社会历史实践进程的具体的社会的人,要

有历史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因此,深度学习之“深”,首先表现

在:它超越生理学、心理学,而达至社会历史实践的深度,它触及学

生的心灵深处,与人的理性、情感、价值观密切相连,它要培养的是

社会历史进程当中的人。所以,深度学习,首先“深”在人的心灵里,

“深”在人的精神境界上。

在“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在芯片植

入已经从科幻走向现实的时代,深度学习倍显迫切。可以说,无论在

什么样的时代,通过教学掌握知识、技能,形成高级认知、高阶思维

都毋庸置疑、理所当然。若教学的功能和目的仅限于此,则完全可以

由人工智能来替代:既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教学的任务,也可以废

除教学,直接由人工智能替代这样的教学所培养的人。

人工智能的强大,逼迫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有哪些是不能被替

代不愿被替代而必须要由人自己来承担、承受、感受的?在教学活动

中,有什么东西不能被替代?至少,学生成长的愿望、敏锐的感受力、

理性的体验、思想的情感色彩以及为他人为社会勇于承担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58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