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声现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声现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物理(人教2024版)大单元学科素养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课题

八年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声现象

教师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本章共4节,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小节

第一小节为《声音的产生、乐音和噪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只要它们振动,就能产生声音。乐音是指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发声体做有规律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指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噪声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伤害,如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损害听力等。因此,控制和减少噪声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第二小节为《声音的传播及利用》: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如气体、液体和固体。在介质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即介质中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从而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受介质种类和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因为真空中没有介质来传递声波。声音的利用广泛且重要。一方面,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蝙蝠通过回声定位捕捉猎物,声呐技术用于探测水下目标等。另一方面,声音还能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碎石等医疗应用。此外,声音还在通信、音乐、建筑声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声音的利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价值和潜力。

第三小节《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主要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方面。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例如,低音提琴发出的声音音调较低,而小提琴则能发出音调较高的声音。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此外,响度还与人耳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响度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测量。音色: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反映了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特点。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例如,钢琴和小提琴即使演奏同一音高的音符,由于它们的发声机制和材料不同,音色也会有所区别。人们正是通过音色来区分不同的乐器和人声。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

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学校实验室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活动、网络共享资源。

本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掌握声音的三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及其决定因素,同时了解声音在日常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以及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方法。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声现象的基础,对学生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通过实验感受振动与声音的关系,了解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掌握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及距离的关系,以及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特性决定的特点。

2024新课标要求

2.3.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3.2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2.3.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3.4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3.5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探究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3.6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单元学情

八年级学生对声现象的探索展现出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情感。他们基于日常生活的丰富经验,对声音有直观的感知和初步的认识,能够理解声音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交流、感知环境等。然而,当深入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及其特性(如音调、响度、音色)时,学生往往会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物理原理,从而感到既好奇又困惑。

学生们对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揭示声音奥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尝试解释声音现象背后的原因。这种实践探索的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然而,声现象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物理原理对学生来说仍是一大挑战。例如,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方式、声音特性的量化分析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时可能会感到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进行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在分析声现象时,还需要具备将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