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真实性问题研究.pdfVIP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真实性问题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真实性问题研究

作者:谢佩珊

来源:《人间》2016年第02期

摘要:真实性是关于世界遗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它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

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可现如今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脱离了原有的生存空间,濒临灭绝。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本意是为了寻求开发和保护的平衡点,在不破坏其真实性的条件

下合理适度的利用,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它得到持续的传承。文章介绍了文化遗产真实性的概

念,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则。文章指出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真实性困境,以期从理论和实际操作层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保护传承提供若干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44-02

一、真实性/原真性的说文解字

“真实性”与“原真性”是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两种说法,英文对应的词是“authenticity,表”

示真的、而非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真实”是并列的词组,“真”

与“假”相对,“实”表示符合客观的情况,“真”与“实”意思相近,不过,现代的文章喜欢用两个

字组成词,读起来上口,其实在古文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原真”是复合词组,“原”是指最早的

和本初的状态,用“原”来修饰和限制“真”,是个特地造出的词。“原”和“真”在指向的内容上有

一定的交集,但并不是完全重合。在文化遗产领域翻译authenticity时,“原”的含义是不可以省

略的[1]。

中文的“真实”和“原真”差别在哪?国内不同学者对此有其不同的看法。

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概念

(一)国内学者对真实性/原真性的内涵研究。国内早期的“真实性”提法,见于罗哲文等

1990年对于古代建筑的“历史真实性”的论述[2]。1995年刘临安总结“近百年意大利历史建筑保

护的理论与流派”时亦言及“历史建筑存在的真实性;并在1997年关于“文物建筑的真实性”的

讨论中,首次将“真实性”与“authenticity对照起”来[3];这一对照更显著地表现在随后他对国际

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中心研究保护专家尤-约奇勒托“文物建筑保护的真实性之争”一文的翻译

[4]。以之为代表的国内保护界“真实性”早期使用,直接影响到世界遗产申报文本和学界沿用,

甚至早期的“authenticity翻译”。王景慧提出,从文字角度看,“原真”让人一眼就看出有“原初的

真实可信”的意思,与“authenticity字典上”的意义更接近一些。从专业用语上看,它要表达的是

“原初的真实可信的”,还要表达历史全过程的真实可信,所以用“原真”倒是显得不全面了。而

用“真实”,它即没有强调原初,也没有强调全过程,但却是哪项也没丢,所以它更接近专业上

的含义。以上是讲的翻译,若直接用中文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在国家的正式法规文件中用

的都是“真实性”,要求保护历史过程的全部真实,不赞成恢复到原初的状态,不要整旧如新。

此时若用“原真性”会让人以为是强调原初,有可能引起误解。所以认为不管是翻译国外的文

章,还是写中文的文章,都是用“真实性”为好7。之后“真实性”的大量沿用,还突出表现在世

界遗产申报事业中。

然而,“原真性”一词在国内学术刊物的运用,较早见于张松1999年“对于历史城镇保护的

目的与方法的探讨”中,“原真性‘’又译真实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5]。阮仪三2000

年在申报世界遗产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讨论[6],以及2003年遗产保护原则讨论中,亦阐述

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另外,“原真性”还见于常青[7]、陆地[8]等学者的建筑遗产再生研究

中,和乔迅翔[9]对于文化遗产原状的讨论中。首次明确以“原真性”译法出现的国际遗产文件中

译本,见于孙田、张松2001年译作《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徐篙龄首次在国内深入辨析

了“authenticity”的涵义,并提出“真实性”翻译对于遗产科学并不贴切,“原真性”的译法更可贴

近遗产科学中“authenticity”的英文原意。

在真实性/原真性的争鸣中,有学者经历了从真实性到原真性,或反向的转变。国内的文

化遗产界最早使用“真实性”是于1990年罗哲文等《中国古代建筑》中“历史真实性”[10],可是

从上述中可得出,当“authentici

文档评论(0)

157****9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