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启智润心·实践育人”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发与实施》.pdf

4《“启智润心·实践育人”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发与实施》.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启智润心·实践育人”——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

的开发与实施》成果报告

一、问题提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数学课怎么了?

“题海战术”压得学生喘不过气;脱离生活实际,数字公式

死水一潭;“纸上谈兵”,枯燥乏味。如何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提

升学科综合素养成为数学教师思索、探究课堂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数学综合实践课是有效有趣有创新的路径。

2011版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

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

将综合应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

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课标给出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这四部分内

容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综合实践可以用来解释

另外三大门派“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问题,

而且用的方式和手段是那种接地气的、浅显的、容易接受的。

(三)开发和实施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首先,时代发展呼唤与之匹配的教育教学模式。在科技和经

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着“学科课程过于注

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忽视学

生的情感世界”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学作为学生思维和

能力培养的重要学科,应尽快从科学性、实践性、应用性等角度

1

做出改变。纵观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出现与发展,它作为一种超

学科课程架构,追求综合、创新与卓越的课程理念模式,正逐渐

走进我们的课堂。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更多的课

程开发案例更倾向于数据统计,真正全方面对数学课程内容开展

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方法与策略仍存在空白,因此我们着重以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为核心,进行较具实战意义的创新实

践研究。

其次,中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使得综合实践课程成为必需。综

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

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初中阶段7-9

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性格和思维上

的特征:14-16周岁的初中生对课程的要求不同于小学时期的被

动接受,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喜欢

尝试和冒险,对能激发他们兴趣、灵感并与实际生活贴近的知识

更为关注。抽象的逻辑思维逐步形成,但很大程度上在认识事物

和考虑问题,仍需要直接的感官经验来支撑。独立性和差别性发

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出现人生中第二次逆反期。教育部在《综合

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中指出:“探索如何不断保持学生的好

奇心以及探究与学习的天性,并创设条件,使其养成探究与学习

的必要能力,使得他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成为终身的乐趣。”

恰当的课程设计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给了学生更多表现自

己的机会和舞台,学科融合的新视角会对擅长不同学科的学生提

2

出新的挑战,借此他们更容易感受到学科的魅力和自己的能力,

并带动整个班级成为传染聪明的场,教师再给予适度的赞扬和饱

含感情的肯定,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兴趣的激发、

能力的提升更具实效性。

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重要文件《考试命题意见》中要求提

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试题比例,同年又出台了《国务院

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

家在综合实践课的实施上不断给予政策支撑和理论依据,充分说

明综合实践课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必修课教

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学教学的具体实施中仍存

在很大的困难。对常规教学的操作时间越长、经验越足,对综合

实践课这个“新”课型的接受就显得愈发困难。综合实践课不同

于常规课程的地方在哪里?如何体现?综合实践课要达成怎样

的教育目标?效果如何?综合实践课是否涉及数学知识的渗

透?如何体现?

二、问题解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确定研究目标

1.数学学科目标:为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提供实用性较强

的案例范本,突破数学单一的逻辑推理、运算等教学模式,体会

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和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

自信。

2.校本课程目标:我校生源结构的变化呼唤与其相适应的教

3

育教学模式,开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