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立足核心素养,实践“四美课程”》.pdf

19《立足核心素养,实践“四美课程”》.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足核心素养,实践“四美课程”》成果报

我校始终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

准。立足核心素养的“四美课程”(即“传统文化之美、科学奥

秘之美、国际视野之美和艺术健康之美”)研发与实践,以多元

视角和全面赋能的样态,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为学

生提供有助于生命成长的特色校本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融合学科素养之“美”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将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构建

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提出学

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

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

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确定了不同学科的学科素养,并提倡“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

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1

我校“四美课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各学科的学科素养及

新课标的理念要求,梳理各学科之“美”融通点和辐射面,定位

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促进跨学科学习与全学科教育,最大限度地

整合学科合力,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社会学习、实践创

新”四大素养目标,设计了传统文化、科学奥秘、国际视野、艺

术健康四类课程。

(二)规避校本课程的弊端问题,激活课程内涵之“美”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逐步施行,

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校本课程的

开发意味着一种权利,也意味着一种责任。校本课程开发需规避

如下问题:

1.内容方面:结构散乱、不成体系

校本课程有时会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缺乏联系、

相互疏离,对核心素养和学科本质的认识不够深刻,缺少能够凸

显学科独有的学习路径、教育价值的课程。

2.实施方面:受众面小、难以普惠

受学校办学规模及场地影响,校本课程有时不能满足全体学

生的个性化需求,往往只能在各班选派代表参加,其余学生只能

望课兴叹,无法达到面向全体。

3.评价方面:缺少过程、方式单一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评价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过程与结果

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关键品格、形成必备能力为目标。采用视角

2

多样、方式与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发展学生潜能,关注过程

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四美课程”在知识、方法、思维、价值观等方面深入

挖掘课程内涵与课程资源,将课程整合优化。充分利用学科间的

相通和相似之处,建立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科间的融合。通过

多样化的主题研究,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学科教学与课

程资源的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调动多元思

维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科间

横纵联合,塑造核心素养的“立体感”,解决现实弊端,规避实

际问题,让各“美”真实落地。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围绕“五育并举”落实,着眼“核心素养”提升,深挖学校

本土资源优势,学校组织学科专家和骨干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研发。

主要包括课程的研发理念、设置原则、顶层规划、框架设计、课

程目标、内容结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与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

究实践。

(一)第一阶段:深挖——确定目标与思路

我校明确“用学校的人解决学校的事”的研发原则,构建具

有融合之“美”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目标。(见

图1)

1.明确课程开发理念

以核心素养统领学校的课程建设,就要统筹规划国家课程、

3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设计统整,功能互补。

因而我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依据和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具有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