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_原创精品文档.pdf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生物学

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

填空

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

生物迁移

2、污染物在水体中转化的主要途径有氧化还原作用、配合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

3、环境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生物转运过程,主要分为被动转运、

特殊转运和胞饮作用三

种形式

4、大多数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吸收、消化管吸

收、皮肤吸收三条途

径。

5、污染物对生物的不利影响最先作用于细胞膜

6、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生物化学变化包括:防护性反应和非

防护性反应。

7、酶抑制作用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抑制作用两大类。

8、多种化学污染物的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

立作用和拮抗作用4

种类型。

9、环境效应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化学效

应、环境物理效应

10、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途径包括:自然界释放、人类活动过程中

的无意释放和人

类活动过程中故意应用

11、环境中微生物对金属的转化,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和甲基化

作用

12、环境激素主要包括天然激素和合成激素、植物雌激素、和具

有雌激素活性的环

境化学物质等三类。

13、影响生物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受试生物、试验条件和不

同的实验室。

14、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有:水污染的细菌学监测;浮游生物

监测法;底栖大型

无脊椎动物监测法和微型生物群路监测法。

15、污染物对群落的影响表现在:污染物可导致群落组成和结构

的改变。

16、环境污染的“三致作用”是指环境污染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

致癌、致畸和致突

变的作用。

17、毒性试验常用参数EC50和IC50分别表示能引起50%受试生

物的某种效应变化

的浓度和能引起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50%抑制的浓度

18、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基础是基因工程

名词解释:

环境生物效应: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生物转化:通过生物的吸收和代谢作用而发生的变化。

半数致死浓度: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生物浓缩系数: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他

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可用以表示生物浓缩的程度,又称

浓缩系数。

靶器官: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

而只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这些器官称为靶器官。

效应器官:污染物作用于靶器官后,其毒作用直接由靶器官表现

出来,则此靶器官为效应器官。

蓄积器官:污染物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部位。

协同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内先后与

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远远超过他们分别单独与

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

生物测试:指系统的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

境因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

蓄积毒性作用:低于中毒阈剂量的外来化合物,反复多次的与机

体持续接触,经一定时间后使机体出现明显的中毒表现,即为蓄积毒

性作用。

致畸效应: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使胚

胎的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不能正常进行,而造成器官组织上的缺陷并

出现肉眼可见的形态结构异常者称为畸形。

毒性:指有毒物质接触或进入机体后,引起生物体的易感部位产

生有害作用的能力。

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

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急性毒性作用带=半数致死量/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

生物监测: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

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

供依据。

生物标志物:由化学污染物所导致的生物有机体的生物化学和生

理学改变称之为生物标志物。

最大无用剂量:指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

按一定的监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致突变:某些物质引起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结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