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docx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

PAGE9/NUMPAGES9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常见地貌类型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课标分析】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

A.让学生通过野外考察、视频、图像等途径辨别地貌,并描述其特点;

B.让学生了解各类型地貌的分布;

C.让学生掌握野外观察地貌的基本方法。

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本课标的重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几种常见的地貌;二是掌握并描述其景观特征。课标强调,地貌与“地形”概念基本通用,从成因入手划分不同的“地表形态”,如河流地貌、岩溶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它们的地形地貌景观特征。针对前者,课标要求教师在处理地貌类型时,可以提及相应类型的次级地貌类型,并适当拓展形成原因,但不建议教师从成因入手构建教学体系,这取决于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难度区别;针对后者,课标要求景观的描述需要对地貌景观特征的形态和物质组成进行描述,如类型、规模、色彩特征、次级地貌组合等。

本条课标是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重要体现,特别强调以学生的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的观察和初步理解等实践活动为核心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在野外观察、识别并描述当地的地貌;若无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图像、视频、模型帮助学生观察和识别不同的地貌。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在必修1的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属于继大气圈、水圈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圈层——岩石圈,本章只有两小节,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基础;而学习观察地貌的方法又有利于更好地观察几种常见的地貌类型,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地貌”与接下来地理2“区域发展”中的“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城乡景观”等概念有联系。

教材中没有出现“地貌”以及“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需要教师进行补充教学。

【学情分析】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5种基本的地形以及等高线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知识储备。但其中5种基本地形的划分主要以较为简单的外部形态划分的;高中阶段则采用成因分类,增加了难度。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刚上高中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转换的过渡时期,一是有活跃的思维,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还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鼓励他们剖析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

【教学目标】

综合思维

1.从不同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分布区等多角度分析,全面了解几种常见的地貌类型。

2.用多因素多角度综合分析射电望远镜的选址、丹娘地貌的形成过程等。

区域认知

了解各种地貌的分布范围或其次级地貌类型的分布区域,以及不同地区地貌的形成条件,对各种地貌的区域分布有初步认知。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的选址、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等。

地理实践力

通过观察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本课时以实践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四种常见地貌类型、分布及其景观特征

【教学难点】

1.了解次级地貌如石林的形成过程、峰丛峰林的演化过程、牛轭湖的形成过程等。

2.综合分析射电望远镜的选址、丹娘地貌的形成过程等。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各类地貌教学模型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课时安排】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

1课时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备注

导入:通过《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中对喀斯特地貌的描述进行剖析,引出本节课主题——地貌,并从四大基本地貌类型中的喀斯特地貌作为本节课的开端。

解读文言文:《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片段)

给出问题:文中描述的是哪一种地貌类型?该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该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通过后面的课堂学习解答)

通过对文言文的解读,理解徐霞客表达的意思,就文中内容展开联想。

通过文言文阅读导入新课,让学生学会通过地理景物的文字描述联想实景,激发对新课的兴趣。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第一部分:喀斯特地貌1.地貌的概念

高中必修一地理《常见地貌类型》学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

2.喀斯特地貌的概念

3.喀斯特地貌的次级地貌类型

4.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域

过渡:徐霞客这次在我国美丽的喀斯特

文档评论(0)

武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