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docx

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积极探索议题式教学方法”的教学建议。本文将以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片段为例,探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议题式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这一探索将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推动课程的优化与创新。

一、课前引导

创设生活化情境是小学阶段议题式教学实践的基础,这是因为学生缺少生活经验,但是对周边事物和日常生活内容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创设趣味性的生活化情境可以消除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陌生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议题的参与度。

笔者在课前通过小调查活动发现,学生对“法律”一词不陌生,但也不是很明白。所以课堂伊始,笔者先结合教学内容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很紧密,在讲新课前请大家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同学们每天上学在路上是否要遵守交通规则?

2.当你受到他人伤害后要提出赔偿,依据是什么?

3.和家人一起出游看到稀有的动植物能不能带回家?

学生1:每天我走路上学,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还要看交警叔叔的交通指示。

学生2:之前我踢足球不小心砸破邻居家的窗户玻璃,爸爸说我损坏了他人财物应该赔偿,这是法律规定的。

学生3:稀有动植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能随意带回家,会受到惩罚。

教师:很好,同学们对上面的问题都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这些都是需要遵守法律的具体实例,我们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中,也处处要遵守法律法规。现在,我们先来了解“法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情境的设置吸引学生探讨话题,帮助他们调动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讨论过程能唤起他们对生活中法律的思考,观察生活细节,联系法律知识,为后续生活化议题的实践做好铺垫。)

二、课堂讲授

(一)创设生活情境要有趣味性、真实性和丰富性

“法律是什么”,这是一个学习范畴非常大的问题。学生初接触,教学要从小处入手,不能脱离课本内容,随意扩大教学范围,以免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生出畏难情绪。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展示了法律的内涵,规定每个人都享受一定的权利,同时要履行一定的义务,在不同阶段的权利和义务会有调整和变化。

教学中,笔者遵循“生活化”这一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生活中会接触到的事情,比如,享受受教育权——在教室里读书学习,享受人身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等,让学生知道法律不是束之高阁的条文,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触碰底线可能会承担相应的后果。

讲到法律与纪律、道德的不同时,学生已经产生困惑:老师,法律、纪律和道德都在约束我们的行为,那么我们应该优先遵守纪律,还是遵守法律或者道德呢?

这一问题在“活动园”中有所提及。多媒体展示“活动园”中的问题: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

学生生活在学校,熟知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但对违反法律的后果认识不足,或者说不清楚哪些是违反法律的行为。讨论这一问题,要将法律和学校纪律对比来看,笔者播放了三段视频资料。

视频1:当事人1因盗窃、伤人等行为违反法律被判刑;当事人2因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被责令进行附加民事赔偿。这是违反法律产生的后果。

视频2:我校校规及违反的后果。

视频3:有人不小心在路上摔倒,路过的行人有的视而不见,有的停下观望,有的上前询问情况。请问视频中的其他行人有没有帮助的责任?

通过呈现真实的案例内容,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学会区别校规与法律的不同,从而萌生个人行为受法律保护也受法律约束的意识,更深刻地理解法治观念的重要性。笔者再进行点拨:“法律和校规的约束对象有一定区别,校规是对在校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法律是对全社会的人群有强制约束力。当大家毕业后,行为不再受校规约束,但是要遵守法律。”

接着,学生针对视频3进行小组辩论,结合所学与认识说出自己的观点及依据,最后笔者进行汇总:“其他行人对摔倒的人没有法律上的救助责任,但主动帮助他人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属于道德层面的内容。”笔者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角”的内容——“道德与法律”加深学习,让学生脑海中对法律有了初步的框架,对道德也有了一定的认知,两者的关系在目前仍然属于不断拓展的范畴,都属于基本的社会规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以后的生活中既要遵守法律法规,更要提高道德水平。

(二)设计议题环节,启发学生思考

“生活与法律”部分,教材列举多部法律来说明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还是个人的家庭生活,都有法律的保驾护航,在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同时会规范、约束人们的行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