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docx

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复杂的学科,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而教师如果将其中具有相似性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进行对比式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增强对具体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能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指导学生开展正比例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思路较为清晰,但当学生在接触反比例的概念后,在思维认知上容易出现混乱,难以正确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本质区别。

基于此,笔者综合教材中正、反比例的相关知识,将正比例的意义与反比例的意义安排在同一节课。希望通过对比教学法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体会正、反比例的异同点,让学生更好地抓住正反比例的本质属性,提升学习效果。

一、“正、反比例的意义”的教学内容

(一)内容分析

“正、反比例的意义”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学习比例知识,强化对正、反比例含义价值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触类旁通。一方面,这能联动学生此前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为后续学生步入中学、进行更深入的函数学习做好铺垫。

将对比教学法应用其中,能够更好地契合“正、反比例的意义”部分教学的要求。其中,所谓对比就是将两个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本质区别,发现彼此的异同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对比教学法,指导学生综合分析、比较数学概念的相似和差异之处,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鉴别相关知识点,启发学生进行知识分类、内容概括和复习整理,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成完善系统的知识框架,实现新旧知识的联动互通。

(二)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体会正、反比例中的多种变量特点,通过学习,掌握正、反比例函数中两个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理解正、反比例关系的含义。

2.要让学生通过对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特征,并且可以利用一个数学公式来对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归纳,从而使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抽象能力和规律的归纳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并让他们在经历成功后,对未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思路

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首先需要强化学生对正、反比例概念的了解。学生只有充分了解正、反比例的基本概念,掌握两者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才能更深入地学习应用。对此,笔者将课本内容结合起来对知识进行解析,结合反比例教学和正比例教学中相似的地方,不同点是,在反比例中,两个相关的变量的乘积是固定的,但是改变的方向是相反的。因为学生有正比例的经验,所以在确定两个变数之间是否成反比例时,就有了基本的方法。在讲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时笔者决定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从问题引入,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意义,在巩固应用中深化理解。

二、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研学,初步把握正、反比例

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数量关系,带领学生结合教师设置的关联变量,让学生初步感悟生活中不同情况下两个相互关联的变量会不会存在某种可以被人们把握的互变关系。教师通过设置课前研学任务单(如表1、表2、表3),使学生对正、反比例的含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具体的观察材料。

教师:大家从研学任务单中可以发现生活中许多数量是彼此依存的,并且这些彼此依存的数量关系在某些情境下还会有互变规律,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探究这些互变规律。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表1、表2、表3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观点,说一说你认为表1、表2、表3中两个数量的互变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1:我认为表1中甲、乙两筐苹果,虽然各自的数量在变化,但总数始终保持不变。

学生2:在表2中爸爸的年龄和小红的年龄虽然一直变来变去,但他们的差却是始终不变的。

学生3:在表3中,路程与时间之间虽然两个变量一直变,但他们的商却始终保持不变。

教师结合学生的分析和表达的意见对内容进行总结。

教师:大家刚才的讨论非常热烈,各小组代表的发言有理有据。在数学上,我们将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量称作相互关联的量,这些相互关联的量在发生变化时,通常会伴随着一些变化的规则。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它们的互变规律。

(设计意图:教师以研学任务单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协作交流。根据三种不同的数据交互关系,学生可以知道两种相关变量间是否有相互变化的规律。这能启发学生就变量的互变关系进行探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合作互动,明晰正、反比例的互变规律

结合表1、表2、表3和学生的初步判断,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在刚才大家的小组讨论中,我们认识到表1、表2、表3中的数据具有互变规律,那么大家能否结合表1中的数据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学生1:在表1中甲筐的苹果与乙筐的苹果数量之和是固定的。当甲筐的苹果数量增加时,增加几个,乙筐的苹果就会相应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