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203讲【尽心章句上】(25).docxVIP

《孟子》第203讲【尽心章句上】(25).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第203讲【尽心章句上】(25)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1]。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2]。”

经典翻译:

孟子说:“晨鸡报晓就起来,孜孜不倦地行善的,是舜这一类的人;晨鸡报晓就起来,孜孜不倦地求利益的,是盗跖这一类的人。要想知道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只是求利和求善的不同。”

内容简介:

各位学友,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继续来讲《孟子》尽心章句上第25小节。

【1】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在这一节里面,孟子谈到的两个人物:一个舜,一个跖。舜是我们比较熟悉人物,那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跖(zhi)这个人物。跖姓展也姓柳下,可以称呼他叫展跖或柳下跖,恰好也是圣之和者柳下惠的亲兄弟,两人一个人做圣人,一个人做强盗。所以人们一般称柳下跖为盗跖。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曾经庄子也针对他们俩写过一篇虚构的小说。在小说中,描述了柳下跖做强盗导致哥哥柳下惠的苦恼。每当柳下惠想想而自己也是个品德高尚的人,弟弟却去做强盗而且又屡劝不改,心情就非常苦闷。庄子描述了这个现象后,就采用虚构的手法将孔子引入进来与盗跖对话。大家都知道,孔子和柳下惠相差了100多年,所以他们不可能是现实中的朋友,勉强呢可以称他们为同道。

所以庄子的浪漫和天马行空将三人放到一场对话中。在庄子的小说中,孔子得知柳下惠的苦恼,就对柳下惠说:“兄长不必苦恼,你不方便说的,我去帮你说”。然后孔子就来到了盗跖聚山为王的地方,打算去帮柳下惠劝说这个强盗弟弟改邪归正。可是盗跖一看见孔子,一点羞愧之心都没有,反而很大方的说:“你不是那个讲仁义道德的孔子吗?来坐坐啊!”孔子一看这个人还算坦荡,于是就坐了下来准备与他讲道理。

结果孔子坐下来之后,盗跖就很不客气的问:“你是不是想跟我讲一讲礼乐治国?”孔子说:“你何出此言呢?”盗跖就开始讲了他的道理,他说:“偷了一个小东西的人,会被抓过去判刑;但是把整个国家偷过去的人,就成了诸侯;把整个天下偷过去的人,就成了天子。我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小偷小盗了,我已经是江洋大盗了。但是我还没有能够偷到一个国,但是也快了,你是不是要来跟我讲治国之道?和你周游列国的那些对象们一起一样的讲啊?”

孔子这才明白盗跖为什么这么问,因为盗跖压根就没有把自己当成强盗,而是把自己当成走在诸侯道路上的奋斗者。所以,盗跖认为孔子是来以周公之礼游说他如何治理国家。由此可见,柳下惠和盗跖这俩兄弟,在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方面,其实没有太大差别,因为盗跖和他的哥哥同样读的是圣贤书,所以同样都是鸡鸣而起,很刻苦很勤奋,他们也饱读诗书,但是也看到当时的天下大乱,诸侯的不作为。

于是他最后选择了自己的方式去占山为王,而他的哥哥也用自己的方式成为了圣之和者。在这篇小说中,庄子的本意更多的是讽刺哪些欺压百姓的昏君,但是对盗跖和柳下惠的描述呢,恰好与本节内容有些吻合,不过这些都是小说。

在本节中,孟子就很直接的告诉我们,虽然盗跖和柳下惠二人具有相似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但两人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导致一人成为圣贤,另外一人成为盗贼。这个差别在于:舜每天早起想到的事情,大多是遵循道义,我该如何去行善,因此舜闻到了善言、看到了善行,就马上去做,所以称之为“鸡鸣而起,孳孳为善”。

那盗跖也很勤奋,他也是每天鸡鸣而起,但是起床之后心里想的都是利益,我该到哪个地方继续强盗行径,起来之后看看哪边可以去抢劫一下,哪个山头可以占一下;甚至队伍壮大了,可能还会运用治国方略来管理他的强盗队伍,应为他也饱读诗书,也懂得这些治国之道,只不过他所有行为得目标是如何获取自己的利益。

【2】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由此可见,圣人之徒和盗跖之徒的区别并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你最根本的行动方向,究竟是向善还是谋求利益。

我们回到《孟子》第一篇第一节——孟子见梁惠王。在这一节中,梁惠王问孟子:“老先生,你给我带来什么利益啊?”孟子说:“我不是来跟你谈利益的,我是来跟你谈道义得。”。将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放在整个孟子的开篇,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圣人之学是学如何向善,孳孳为善;而目标确定后,剩下得方式方法比如勤奋、聪明方法,这些都是公共的,它是中性的。勤奋可以勤奋向善,也可以勤奋向恶。你看那些犯罪分子,他们策划一起犯罪也很伤脑筋,那个智慧不比普通人低。但他们的智慧越高,对社会的破坏性越大。做坏事的人他也很勤奋,为了利益而早起的人,就很有可能为了利益而伤害人。

所以我们学到这一章的时候,就真的要彻底的把心念调整过来,学圣人之学固然可以学到很多的方法,很多的技能,很多的智慧,但是这些都不是圣人之学的核心。圣人之学的核心是让我们

文档评论(0)

爱分享的达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