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上册科学知识梳理总结与归纳 .pdf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上册科学知识梳理总结与归纳 .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教科版六上科学知识梳理

精品知识点

1/26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1课放大镜

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

观察工具放大镜玻璃片近视眼镜

能否放大不能放大(且图像大不能放大(但能把

能放大

物体图像小不变)图像缩小)

特点中央厚、边缘薄一样厚中央薄、边缘厚

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凸度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

加满水制作成放大镜。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放大

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

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2.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

(1)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

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

2/26

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

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肉眼看到的蚜虫密密麻麻,也看不清细节,而在组合凸

透镜下能较为清楚地看到蚜虫的肢体。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

千倍。

5.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

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6.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7.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人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1.显微镜的使用

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

3/26

均不同。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3.通过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注意移动标本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4.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

5.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6.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

鼻子灵敏得多。

7.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

8.受昆虫的启发人们进行了很多的发明创造。如: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

豚的模仿;雷达——对蝙蝠的模仿

第4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所以物体需要制成玻片标本。

3.洋葱表皮玻片标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