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糖萼:脑血管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pdf

内皮糖萼:脑血管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皮糖萼:脑血管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摘要】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损伤是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主

要病理表现。糖萼(glycocalyx)是覆盖血管内皮细胞管腔侧的凝胶层,对BBB

功能具有重要调作用。然而,糖萼非常脆弱,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很易受损,

导致BBB破坏。文章重点关注糖萼在脑血管病中的潜在作用、糖萼与BBB损伤相

关的可能机制,并探讨了保护和恢复内皮糖萼的潜在治疗策略。

【关键词】糖萼;内皮细胞,血管;血脑屏障;脑血管障碍;缺血性卒中;蛛网

膜下腔出血;脑小血管疾病

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所需

的稳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o糖萼(glycocalyx)是覆盖在血管内皮

细胞表面的一层多功能聚糖[3]。在外周组织中,糖萼可调血管的机械传导、

血管通透性和白细胞黏附作用,提示其在维持血管屏障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

具有重要作用[4]。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与外周血管存在显著不同。例如,脑毛

细血管由连续无孔内皮细胞组成,内皮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还具有独特的神经

血管耦合。研究表明,脑毛细血管中的糖萼密度显著高于心脏和肺毛细血管,且

BBB中的糖萼对炎症诱导的降解作用更具抵抗力[5]。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

存在糖萼受损和BBB功能障碍[6],这提示糖萼完整性在调BBB功能方面可能

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方向。

因此,本文重点综述内皮糖萼在缺血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

oidhemorrhage,SAH)和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V

D)中的潜在作用,并探讨了目前和将来可能在临床上用于保护和恢复糖萼的药

理学新策略,对今后以糖萼为靶点治疗脑血管病提出了一些思考。

1糖萼的结构和功能

Luft[7]最早于1966年在电镜下发现血管内皮表面存在一层约20nm厚的淡

蓝色荧光物质,糖萼由此被发现。此后的大量研究表明,糖萼在血管屏障、液体

滤出以及血管内外的渗透压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8]。糖萼主要由3部分组成:

(1)膜结合蛋白聚糖,包括黏结蛋白聚糖(syndecans)、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

(glypicans)和D44;(2)与蛋白聚糖核心蛋白偶联的糖胺聚糖侧链,包括

硫酸乙酰肝素(heparinsulfate,HS)、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

S)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3)可溶性血浆蛋白,如白蛋白和

抗凝血酶(图1)。目前主要通过2种手段检测糖萼:一是通过电子显微镜技术

直接观察糖萼的厚度和完整性(图1);二是检测外周循环血液中糖萼各组分的

浓度,间接推测糖萼脱落情况,其中黏结蛋白聚糖T是最主要的糖萼损伤标志

物。

图1脑血管内皮糖萼电镜图和示意图

A:电子显微镜显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皮表面覆盖着一层致密的糖萼;B:内皮糖萼由3部分组成:(1)膜结合蛋白聚糖,包括黏结蛋白聚糖、磷脂

酰肌醇蛋白聚糖和D44;(2)糖胺聚糖侧链,包括硫酸乙酰肝素(HS)、硫酸软骨素(S)和透明质酸(HA);(3)可溶性血浆蛋白,如白蛋白、血栓调蛋

白、抗凝血酶III等

研究表明,糖萼与多种生理功能相关[9-10]:(1)通过限制特定分子进入

内皮调血管通透性;(2)通过维持液体渗透压和调水盐交换调血流动力

学;(3)传导血流剪应力并调血管的机械传导;(4)通过影响内皮-血细胞

相互作用发挥抗凝和抗炎作用;(5)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脂蛋白脂酶、成纤

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分子提供结合位点,发挥相应功能。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糖萼是BBB的重要组成部分[11-12],并且对维持BB

B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正常功能有着重要意义[10-11]。然而糖萼十分脆弱,它

在心房利钠肽、炎症介质、内毒素、自由基、高血糖等刺激后都可能出现病理损

伤[13],进而导致BBB发生一系列与微循环有关的病理生理变化,参与许多脑血

管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一方面,糖萼降解导致BBB通透性增加和脑水肿[11,1

4-15]o另一方面,与暴露在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增

加,导致炎症和凝血反应,进一步加重脑损伤[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