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doc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10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两句,表达了岁月蹉跎,只能借酒抒怀。

(3)荀子《劝学》中,以“劣马”为例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2.(5分)按要求选择。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有______、______的生命哲学,也有______、______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人人不必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的践行者。

①依次填入上文三个空格处的词语,最贴切的一项是

A.追求

热爱

境界

B.热爱

追求

境界

C.境界

热爱

追求

D.境界

追求

热爱

②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衔接自然的一项是

A.格物致知、技进乎道;超然达观、正心诚意

B.技进乎道、超然达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C.正心诚意、技进乎道;超然达观、格物致知

D.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技进乎道、超然达观

③上文画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人人不必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B.我们人人不必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的践行者。

C.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D.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的践行者。

二、阅读70分(一)

3.(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

②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的每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孝通就用这个形象界定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他给它一个名字

(摘编自梁文道《(乡土中国):家,到底是什么呢》)

材料二: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公平。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1)小松依据资料卡片中目录,绘制了本书14篇文章的逻辑框架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2)提取材料一第②段的要点,概述“差序格局”的内涵。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①段观点的一项是

A.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菜根谭》

B.贫居闹市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