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12月份).doc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12月份).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12月份)

一、文言文(35分)

1.(13分)默写与运用。

(1)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4)当你的同学因经常做错题而沮丧不已时,你耐心地为他讲解,并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鼓励他。

2.(2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①甚备。太守宴于湖上,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②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③: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④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

是岁,两浙唯杭州晏⑤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①术:指救灾的方法。②敖:同“廢”,粮仓。③条叙:奏章。④仰食:依赖……吃饭。⑤晏:安定。

(1)【甲】文选自时期的著作《列子》,我们学习过【乙】文中范文正的文章《》。

(2)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残年余力

皆欲以发有余之财

B.虽我之死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

C.汝之不惠

以惠贫者

D.为术甚备

此为大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4)阅读选文,回答以下问题。

a【甲】【乙】两文都呈现了两组人物,他们在面对同一情形时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及理由,请完成表格梳理。

面山而居

吴中大饥

行为

理由

行为

理由

智叟

止之

山很高大;①。

监司

奏劾

伤耗民力

愚公

移山

②;③。

文正

“④”

贫者遭遇饥荒;⑤。

b【甲】文结尾通过“帝感其诚”来衬托愚公,【乙】文结尾通过“”来强调文正公之“惠”,这两篇文章启发我们,考虑问题既要,也要。

二、现代文(35分)

3.(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读书,但是不功利

①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有人会毫不犹豫地说:因为读书能够获得知识。

②那人又为什么要获得知识呢?我想,答案不外乎以下几点:因为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知识可以让你将来找一个好工作、知识能够让你摆脱愚昧等。

③我并不否认读书会带来这些“好处”,但如果你只是定睛于读书的功利性价值,它必然让你接受成功主义的价值观。成功主义,顾名思义,是将成功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尺。当下,我们的社会到处弥漫着成功主义的哲学。为了成功,有人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牺牲一切——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④也正因此,功利性读书会让你只想成功,无法接受失败。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真正成功不在于取得多少辉煌,而在于遇挫后能不能勇敢地爬起来。在大量文学作品、名人传记中,主人公的失败、困苦、绝望比比皆是。那么多伟大的灵魂,他们也曾有跌倒的时候,我们又怎能奢望自己面前总是一片坦途?

⑤功利性读书也让你只注重外在的功名,而忽视了内在的修养。孔门七十二贤,不乏博学多能、高官厚禄者,但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却是好学的颜回。孔子说他“不改其乐”,“不迁怒,不贰过”,也就是说颜回安贫乐道,善于改过自新,注重德行。这种内心的强大在功利性阅读中不可能习得。

⑥功利性读书还会让人自高自大,孤标傲世。若将知识视作“功勋”,人就会有智力上的优越感,从而与健康的人际关系绝缘。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可能就是知识带来的“诅咒”。为什么中国的文人总是互相瞧不上?因为知识让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而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承认自己也有局限,才能求得与他人的默契合作。

⑦在我看来,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而非单纯的知识。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为励志名句——鼓励人多读书。其实庄子的意思完全相反。他是想告诉我们,知识是无限的,在求知的过程中,必须对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火树银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