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语文课标卷(余闻).doc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语文课标卷(余闻).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IME\@yyyy-M-d2024-7-25DATE\@HH:mm:ss18:58:17

第PAGE15页共NUMPAGES19页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

余闻

语文课标卷

第1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第一大题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想象的能力。文章从唐诗给现代人的感受入手,回忆了唐诗作为唐代社会风行的一种交往方式的开展状貌和流传特点,通过就现代流行歌词与唐诗所作的比较,表达了对现代流行歌词的认识和态度,揭示了其中所包含的审美心理要素。话题比较有时代感,文字朴素流畅,适合测试具有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土、离别、重逢、游历和参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土的依恋和思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以下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选择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D。从文章第一段中有关唐诗的文字可知,数量巨大的唐诗作品,反映出唐诗作为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分量;此外文章也直接指出,唐诗作品中的相当局部并不是为功名而创作的,而是适应于当时的社交需要。正是这一点,使得唐诗即使历经磨难,仍然会在最后重回人们的文化视野。D项中,“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与原文的意思相同,“唐朝诗人之多〞是原文“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的另一种说法,但是,诗的传唱是否流行与写诗之人是否多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而D项的表述“于此可见一斑〞那么是将两种并无必然联系的事实理解成因果关系,可见,D项不符合原文意思。A项中“难以割舍〞是对唐诗经历分别后“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的原因的正确概括,因此A项的表述是符合原文意思的。B项中“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的具体解释;“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g6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个优质文档分享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