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标题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时作业含答案二选择题12023福建泉州一模李白云说“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认为人的任何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目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这些主张A否定了孔子孟思想的神圣地位B宣扬经世致用的思想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利益要求D开创中国民主思想先河22023河北名校联盟开学考试下图是晚明时期吴总理洲社会经济地位长期变化分布状况由此可知该地晚明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福建泉州一模)李贽说:“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认为人的任何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目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这些主张()

A.否定了孔孟思想的神圣地位

B.宣扬经世致用的思想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利益要求

D.开创中国民主思想先河

2.(2023河北名校联盟开学考试)下图是晚明时期吴县长洲社会经济地位长期变化分布状况。由此可知该地()

晚明时期吴县长洲社会经济群体(单位:户)

A.自耕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

B.地主阶级占绝对优势地位

C.农业经济内部流动性较强

D.租佃关系受阻碍发展缓慢

3.(2023河北保定二模)下图是晚清画家吴昌硕1915年的画作《岁朝清供图》。“岁朝清供”是以清雅之物入画,迎接新岁,寄托吉祥寓意,祈祷来年平安顺遂的画作。此作由红梅、水仙、蒲草、果蔬等诸品花果与各种秀石文玩组成,并辅以题跋、印章,笔墨遒劲古拙。据此可知,该作品()

A.寄寓了画家远离尘世的理想

B.受到近代西方绘画风格影响

C.兼具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

D.旨在歌颂太平盛世局面

4.(2023湖南永州二模)明万历时期(1573—1620年),传教士罗明坚、金尼阔等携带“西书七千部”入中国。然而这些来自异域的书籍只是对于相当敏感的士人产生压迫感和异样感,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B.传统经济模式根深蒂固

C.科举制度禁锢人们思想

D.西方思想受到士人排斥

5.(2023河北衡水中学全国第一次联考)明朝前期,大部分士人收取酬金为他人作应酬性文章,他们既要看买主的身份及操行,又不写违心的内容。明朝中期后,润笔成为士大夫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无论买主品德如何,一律有求必应。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阶级矛盾日趋激化

B.士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C.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

D.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力增强

6.(2023河北石家庄质量检测)明朝中期,苏州画家摹古拟古,别成一派。“苏州片”(伪古书画)制作作坊化,作坊中起稿定型,人物、树石、建筑等分工绘制,跋文题写、伪造铃印、作旧装潢等各司其职,并有统一的书画蓝本。所谓“古董自来多赝,而吴中尤甚,文士皆借以糊口”。这反映了当时()

A.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盛行

B.社会需求导致书画艺术分野

C.市民的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D.政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监管

7.(2023河北唐山二模)明清时期,玉米、甘薯等作物引进推广,一方面增加了粮食供应,使得盈余的粮食可以投入市场出售;另一方面扩大了耕地面积,使得以前不能耕种的荒山、丘陵等得以利用。这表明作物的引进推广()

A.改变了国人的饮食习惯 B.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生活

C.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D.促进了粮食贸易的发展

8.(2023·辽宁葫芦岛)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使城镇功能发生巨大变化,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浙江嘉善干窑镇“民多业陶”;平望镇“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政治经济重心已经分离

B.集镇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市镇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9.(2023·福建南平)明代学者姚舜牧在《姚氏家训》中言:“人须各务一职业,第一品格是读书,第一本等是务农。此外为工为商,皆可以治生,可以定志,终身可以免于祸患。”这能佐证明代()

A.多元共生思想盛行

B.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10.(2023·山东威海)1583年,欧洲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在华期间,他努力学习汉语,钻研中国传统经典,并以儒家所言的“天”“上帝”来称呼天主教的天主。利玛窦上述行为的主要目的是()

A.推进“西学东渐” B.研究儒家思想

C.融入中华文化 D.减少传教阻力

11.(2023·河北承德)据估算,中国古代人口从西汉末至南宋绍熙年间才实现翻番,历经近1200年;从南宋的1亿人到17世纪中叶增加50%用了450年的时间;18世纪前期至19世纪前期人口则增加160%-170%。清朝中期这一人口发展趋势()

A.加剧了人地矛盾

B.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推动了科技进步

D.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2.(2022·全国甲卷)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 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二、综合题

13.(2023河北一模)阅读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