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国学经典笠翁对韵《七虞》教学设计.docx

通用版国学经典笠翁对韵《七虞》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用版国学经典笠翁对韵《七虞》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通用版国学经典教材《笠翁对韵》中的《七虞》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七虞》全文诵读、韵脚识别与练习、对仗分析、文化背景介绍以及诗词创作实践。具体内容如下:

1.《七虞》全文诵读: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七虞》全文,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律美。

2.韵脚识别与练习:分析《七虞》中的韵脚规律,进行韵脚识别练习,提高学生对诗词韵律的把握。

3.对仗分析:讲解《七虞》中的对仗手法,如对偶、排比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4.文化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七虞》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李渔的生平事迹,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识。

5.诗词创作实践:鼓励学生模仿《七虞》的韵律和表现手法,创作一首以“七虞”为题的诗词,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七虞》,让学生感受国学经典之美,提高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并激发学生对诗词创作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七虞》,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古典诗词文化,感悟国学经典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诗词韵律、对仗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七虞》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诗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诗词创作能力。

5.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七虞》的韵律、对仗等知识点,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七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使他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和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诵读与理解:《七虞》全文的正确、流利朗读,以及对全文意义的理解。

举例:《七虞》中的诗句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学生在朗读时需注意把握每个字的发音和语气,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韵脚识别与运用:识别《七虞》中的韵脚规律,并能运用到诗词创作中。

举例:如“鱼”字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识别出哪些字属于这个韵脚,并在创作诗词时正确运用。

(3)对仗手法分析:掌握《七虞》中的对仗手法,如对偶、排比等,并能分析其作用。

举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学生要能理解其对偶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文化背景了解:了解《七虞》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李渔的生平事迹。

举例:通过了解李渔的生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七虞》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1)韵脚识别: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韵脚的识别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通过反复朗读、举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识别韵脚规律。

(2)对仗手法运用:在对仗手法的运用上,学生可能难以熟练掌握。

解决办法:教师可提供一些典型例句,让学生模仿练习,逐步提高运用能力。

(3)诗词创作:学生可能在诗词创作时感到困难,如构思、表达等。

解决办法: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培养创作兴趣和灵感,鼓励学生进行多次尝试和修改。

(4)文化背景理解:对于《七虞》的文化背景,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

解决办法:教师可通过图片、故事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针对《七虞》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采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为学生讲解诗词的韵律、对仗等知识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易懂。

(2)讨论法:在讲解文化背景、对仗手法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古风音乐、展示古诗词意境图片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七虞》的相关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意境和文化背景,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如诗词学习APP、对仗练习软件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拓展学习资料,如古诗词鉴赏文章、诗词创作指导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

文档评论(0)

151****30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