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整合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整合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整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诗人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国计民生的情怀,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群文阅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受思想(此环节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知。)

1.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关于杜甫的诗歌,回顾杜甫的生活经历,结合《望岳》《春望》思考杜甫的思想情感为何发生变化。

(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战争的因素使诗人由豪情壮志变为愁绪万千的思想情感变化,初步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下面,让我们走进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

(二)初读感知(此环节目的在于学生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前提之下,帮助学生理解古体诗的特点,更为深刻地理解古体诗歌的形式,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接触古体诗,这里只需要让学生有基础的认识。)

1.学生自由诵读诗歌,与杜甫《春望》、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比较诗歌的节奏、句式、用韵特点,感受古体诗的特点。

学生首先发现《春望》《钱塘湖春行》押韵较为严格,趁机给学生复习律诗绝句的特点;所学的古体诗用韵较为灵活,可以换韵。比较下来,古体诗更通俗易懂。

(三)诵读品析(学生课前预习,根据已有的知识补充表格,老师课上加以指导。)

1.学生齐读三首诗歌,交流讨论,找出三首诗存在的共同点。

(根据阅读预习,学生比较容易能够找到三首诗歌存在的共同点,简单点拨即可。老师应注意点拨学生的独立自主分析和小组合作讨论并重的思维能力,帮助更好理解课文。)

提示:可以从诗人、诗歌体裁、诗歌内容、诗歌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回答。

明确: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古体诗,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叙述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反映唐代的黑暗现实。

2.学生通过分段诵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方式,再品味三首诗歌在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此环节在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让学生明白对同一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地进行赏析和习作。)

明确:

(1)内容上:同样都是反映现实主义题材内容,《石壕吏》反映的是征兵;《卖炭翁》反映的是宫市现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是写杜甫自己个人的遭遇。

(2)写作手法上:《石壕吏》和《卖炭翁》更多的是记叙、描写;《石壕吏》在记叙征兵事件中,更多展现的是老妇的语言描写;《卖炭翁》在叙述宫市事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卖炭翁的外貌描写和内心矛盾的愿望。

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石壕吏》为何重点写了妇人的语言描写?

学生能够想到是为了反衬战争的残酷,给贫苦百姓带来的灾难。老师进一步挖掘,那为何不写官吏的语言行为呢?结合时代背景,跟学生交流分析,这是杜甫思想矛盾的体现,他在征兵面前,自己内心做了很多挣扎……学生能够理解这层含义之后,也就能明白妇人为何要做出牺牲,答应征兵。

学生通过想象卖炭翁的形象,更能通过黑白色彩的对比凸显卖炭翁卖炭的艰辛,以及自己身上衣服单薄却希望天气更加寒冷愿望的初衷。

杜甫亲身经历,所有有感而发,为何白居易也能体察民情呢?

学生自主阅读课后《新乐府序》,理解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主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是记叙、描写、抒情;杜甫在借景抒情中,记叙杜甫个人际遇,最后发出忧国忧民的呼喊。

3.借机和学生探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抒发的情怀:

屏显:(此环节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杜甫的情怀。)他为苍生大地投注了极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地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地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

杜甫不仅是苦难的见证者,他写下了石壕吏,他还是感同身受的亲历者。

(四)片段练习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张定宇、汪勇的事迹,谈谈你的感悟。

(五)研读悟情

总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六、作业设计

1.背诵三首古诗词;

2.观看2020年度《感动中国》,根据所学的角度构思和感悟进行片段写作。

七、板书设计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