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家精神引领育人质量提升 .pdf

用教育家精神引领育人质量提升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神引新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

的教育家精神,这是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也是对“四有”好老师的进一步阐释

与勉励。新时代,广大教师应该时时用教育家精神来鞭策自己成长,更好地投身

立德树人神圣事业。

一、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

人”、“大先生”、“弘扬教育家精神”等,核心都指向“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的职业特点,决定了道德在教育中的力量和作用。

《师德,一个国家的道德标杆》一文中谈道,在百余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史上,西南联大曾书写过熠熠闪光的一页。抗战之时,师生生活十分困难,当教

育部门发给他们“特别办公费”时,吴有训、冯友兰等25位教授却毅然拒绝,为

的是与师生“同尝甘苦,共体艰危”。后人评价说,西南联大大师如云,教授的水

平是一流的,其道德和人格更是一流的。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高尚师德是支

撑中华民族脊梁的道德标杆、精神力量。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高尚师德,是对学

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二、弘扬教育家精神重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新的时代,教师在这个新的时代更要有所

作为。当下,弘扬教育家精神,我们要着力于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即政治素养、

专业素养、社会素养、文化素养。

(一)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的突出表现为价值引领,即教师的价值观。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价

值取向,但最终都应归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遵循。我校认真实施党组织领导

下的校长负责制,努力构建以党组织为决策核心、校长全面负责执行、教师家长

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和运行机制。坚持实施“党建高位引领机制”,着力创建“毓秀

先锋”(五星支部)党建品牌,实施“1+1+1”(每个党员1个工作室+每学期1节

精品课+每月1次志愿服务行动)行动,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并通过党员工作室

来带动和激发非党员教师的内心认同,实现跨学科研究,促进融合研究,促进“双

培养”机制的实施,努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三个校区共有39位教师递

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

凸显榜样教育。“优秀党员”“最美教师”“师德标兵”,任教30年荣誉制度,让

志愿服务成为教师职业成长的丰碑。让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学科、几个学科

“榜样”起来,撑起一所学校、一代学生、一个时代的“骄傲”。

加强人文关怀。我们实施建家行动,成立“党员之家”“团员之家”“少先队之

家”“班主任之家”等,让每一位师生除正常的教学工作外,拥有家的归属感,感受

到学校生活的幸福与尊严。

(二)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我们的基本功,是我们的本领。寻找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径,需

要我们顶天立地,有力推动课程在每一个课堂的落地。

所谓顶天,就是强调国家意志——国家意志必须通过国家课程来实现,我们

要保证国家级课程完整落地,保证学生活动、休息时间,保证书面作业主要在校

内完成。这迫切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自觉在三尺讲台上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增强

国家课程主体地位,同时积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学科

育人价值。

所谓立地,需要从两个维度出发。第一个维度是回归儿童立场,给予儿童经

验实施课程,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差异。第二个维度是文化的维度。学校要成

为令孩子们有文化归属感的地方。我们提出“素养导向、学为中心、尊重差异”的

课堂理念,以社会化学习为引领,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增强课程领导力,努力

构建民主、平等、友好甚至亲切、亲密的关系,共同打造一间有温度的教室,努

力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

那么,我们心中的教师专业成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在我校,每周末张齐华

工作室的成员都自主相聚,孜孜以求,相互砥砺;我们还有语文虞大明、班主任

吴华等6个各级工作室,“毓人”“数贤”读书社、“读懂学生”等多个教师专业成长社

团,很大程度上满足着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教师从工作逻辑上升到研究逻辑,

增强成就感、幸福感,这是对教师的解放。

(三)社会素养

学校教育本身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文档评论(0)

好好学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