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 .pdf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 .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

摘要

2014年我国第1版关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应用于产

前诊断的专家共识发布后,经过8年余临床和技术发展的推动,CMA

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针对胎儿的染色体拷贝数缺失或重复异常的一线

产前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产前诊断领域。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

诊断经验的积累,CMA技术临床应用的许多重要方面,如临床诊断指

征、数据分析和检测前后遗传咨询等亟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以使

CMA技术的产前诊断应用更加符合临床的需求。本次修订工作由国家

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批准成立的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牵头,委

托北京协和医院等数家产前诊断机构进行初稿的撰写和讨论修订,并

经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全体专家进行研讨和审查反馈,以及广泛函审

修改后最终形成本指南。本指南针对CMA技术在产前诊断临床应用的

重要方面,包括临床应用指征、检测的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解读、

诊断报告撰写、检测前后遗传咨询等工作的规范开展进行了详细的阐

述和介绍,完整体现了当前中国专家团队对于CMA技术产前诊断应用

的经验集成、专业思考和指导意见。本指南的编制将推动全国胎儿染

色体及基因组疾病产前诊断工作的规范性和先进性得到进一步的提

升。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CNV)包括基因组

片段的缺失和重复,是遗传病和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⑴。染色体微

阵列分析(chromosomalmicroarrayanalysis,CMA)技术,也称染

色体芯片,以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comparative

genomichybridization,aCGH)和单核昔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array,NParray)技术为基础,能够同

时检测基因组中几乎所有的显微和亚显微水平的CNV。其中,NP

array技术既可以基于CNV诊断基因组缺失或重复导致的遗传综合征

和染色体疾病,也可以通过NP分析诊断纯合性区域(regionof

homozygosity,ROH)、不平衡易位等,在诊断基因组疾病方面较传

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有更多优势,是当前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线遗传

学诊断技术。

CMA技术在2010年被国际细胞基因组芯片标准(International

tandardsforCytogenomicArrays,ICA)协作组推荐,首选应用

于原因不明的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多发畸形、自闭症等出生后人群

的病因学检测⑵。2012年的多中心产前CMA研究显示,在超声检查

发现的胎儿结构异常但染色体核型正常患儿中,CMA能额外增加6%

的诊断率⑶。为规范产前CMA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内外陆续出台了

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4-7]°201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

批准成立的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牵头制定了国内第一个CMA技术产

前诊断专家共识:5],将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结构异常作为CMA

检查的适应证,并在CMA技术的产前诊断技术路线、遗传咨询等方面

给出了专家共识性意见,引领了CMA技术在国内产前诊断领域的规范

性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内产前临床应用CMA经验的不断积累,对CNV与

人类疾病相关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与此同时,在临床一线具体操

作层面还存在较多困惑有待进一步明确:CMA技术能够检测出更多致

病性CNV,产前CMA技术的应用指征是否可以扩展?不同实验室对CNV

致病性的评估存在不一致,如何规范实验室评估方法以确保不同实验

室间判读结果的一致性?临床意义不明确的CNV给临床遗传咨询带

来较多困扰,应如何报告?此外,还存在外显不全的CNV报告、CMA

延伸检测应该如何进行等争议性问题。鉴于此,2020年以来,全国

产前诊断专家组协同中国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

会产前筛查和诊断学组以及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产前诊断学

组,共同组织国内产前CMA技术临床应用具有优势的专家团队,基于

国情与临床实践,围绕CMA技术产前诊断适应证、实验室质量控制、

数据分析与致病性判读、CMA报告撰写、CMA检测前后咨询、特殊情

况的验证及延伸检测等重要问题展开多轮讨论,形成了以下指南性意

见。

产前诊断中CMA技术的临床适用范围

当前,CMA技术已经成为产前诊断胎儿遗传性疾病的重要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