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治疗-.pptx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治疗-.ppt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每年美国有近7百万个CVC,4百万个PICC,5百万个动脉导管,以及1亿8千万个外周导管在使用。

在美国不太清楚确切的CLABSI数字,但数字在下降,1990年代以来,估计每年有:

80,000inCLA-BSIinICUs

250,000total

粗死亡率:10%-35%,归因死亡率:1%-25%(2%)

住院日延长:5-20天

每病例花费8千-5万美金;血管内导管的应用;;导管细菌定植(cathetercolonization):

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有微生物显著生长。

;分为临床定义和微生物学定义。

临床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出口部位2cm内的红斑.硬结和(或)触痛;可能伴有其他感染征象或症状,例如发热或出口部位溢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微生物学的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中培养出微生物,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指来自导管出口部位2cm以上,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径的触痛、红斑和/或硬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指完全植入皮下装置与血管内导管连接的皮下囊感染性积液;常有囊上方皮肤组织触痛、红斑和/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表面皮肤的坏死.可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指留置血管内装置患者出现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症状(如发热、寒颤和低血压)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显的血行感染源。;CRBSI流行病学:;(3)引起CRBSI的方式:;(4)影响CRBSI的因素:;(5)CRBSI临床表现:;(6)CRBSI的实验室诊断:;(6)CRBSI的实验室诊断:;(7)CRBSI的诊断标准(确诊):;(7)CRBSI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7)CRBSI的诊断标准(拟诊);(8)CRBSI的预防:;;1.深静脉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危险性catheterrelatedlocalinfection,CRLI;

PICC

;三种静脉导管CRBSI比较:;3.动脉导管:;3.动脉导管:;4.导管保留时间:;;;1.抗生素导管分类:;2.封管:;3.是否采用抗生素封管?;2011年美国CDC指南

CRBSI预防中,加入维护的Bundle;1、教育医务人员明确血管内导管的应用指征、置入和维护导管的正确操作、以及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正确预防措施。(IA类)

2、对进行血管内导管置管和维护的全体人员进行定期的知识和依从性评估???(IA类)

3、仅指定经过培训且有能力进行外周和中心血管内置管和维护的人员从事本操作。(IA类)

4、确保ICU具有适当的护理人员水平。观察性研究表明:在护士对患者CVC进行管理的ICU,较高比例的“非专科护士”或较高的病人/护士比与ICU发生CRBSI相关。(IB类);持续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相关操作的培训和质量控制。(推荐级别:A);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教育,强调在管道维护过程中手卫生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

手卫生的依从性由59.1%上升至65%,实行手卫生措施的正确率由干预前的22.5%上升至干预后的42.6%(P0.00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感染率由干预前1000导管日的3.9下降至干预后的1.0(P0.001)

导管相关感染的平均天数由干预前的9天(7-16)下降至干预后的6.5(3-19)天;Riskofinfection:

中心静脉外周静脉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Subclavian=preferred

;24/4/19;病患基本情况,置管位置,置管时间和感染的其它危险因素均一致的前提下,发现导管细菌定植发生(14.7%vs12.1%)和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2.5%vs2.7%)与标准的多腔导管并无差别。所以对于抗感染导管是否存在优势可能仍然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确证,尤其注意那些存在较高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机构。

推荐意见:不常规推荐抗菌材料覆盖导管。(推荐级别:A);24/4/19;24/4/19;接触前

洗手、戴手套、接头处消毒

;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96小时内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至少每7天更换1次(ⅠA类)

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24小时内更换输液管(ⅠB类)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氯己定、聚维酮碘、碘剂或70%酒精)擦拭接触的端口对其进行消毒,以减少污染风险(ⅠA类)

在使用无针装置时,分隔膜接头可能优于其他机械接头,因为后者可增加感染风险。(Ⅱ类)

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压力换能器每96小时更换一次,同时更换系统其它部件(包括输液管、连续冲洗装置和冲洗液)。(ⅠB类);择取透明的,半透性聚安酯敷贴和纱布各自不同的优缺点,选择具体的使用。

文档评论(0)

BigM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