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开放性试题答题建模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docxVIP

全国卷开放性试题答题建模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备考:全国卷开放性试题答题建模

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开放性答题建模

近年,开放性试题日益成为考试常态。对此,我们以为,这类题可参照一定的解体思路予以解答。综合分析近6年的全国卷第41题,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提取信息说明型。

2013年全国卷Ⅰ、卷Ⅱ,2014年全国卷Ⅰ、卷Ⅱ,2015年全国卷Ⅱ,2016年全国卷Ⅲ的六套试题都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这种题型出现的频率最高。如2016年全国卷Ⅲ第41题:

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答此类试题时,解题步骤大概可以概括为两个“W”

第一个“W——what”提炼信息是什么(观点)。观点不是显现的,需要结合试题的文字、图片、表格等隐含的信息,提炼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即可,不必贪多求全。

第二个“W——why”说明为什么(论证),说明和解释你所提炼的观点,要求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据准确,史论结合,至少选用两个史实,注意多层次、多角度分析。

2、观点论证型。

2011年、2012年、2015年Ⅰ卷三套试题均要求考生“解释他人对史实的解释”,即阐释题目中呈现出的观点,而不要求考生自行建构新的观点。这些题目总是或隐或显地呈现了固定的“观点”。如2012年全国卷第41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考生的作答基本上围绕着“赞成”、“反对”、“赞成兼反对”这三种“观点”进行评价,这是一种约定俗成或变相预定好的“观点”。

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解题步骤可以概括为“观点判断+分论+总论”的三分法结构。

第一步:要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写“我同意材料中的观点或我同意作者的观点”,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不要对观点进行辩证分析。观点表述要准确且简洁。

第二步:用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并至少选用两个史实,要注意层次、角度的多样性。

第三步:总结重申自己的观点。我们都知道,史观分析法在答题中的运用是“点睛之笔”,将会使考生的答案说理更为透彻,立意更为高远和丰满。因此,总结争取能上升到历史学科素养所要求的理论高度。

例:下面是2014年湖南省的一份满分卷:

建议: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删除,改为“国民党的英勇抗战”。(第一步:表明观点。)

理由: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国民党一直是前线的作战者,共产党则开展游击战,国民党的军队要远远多于共产党的军队。在当时,国民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抗日战争的主力。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先后开展多次正面交战,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等,损失惨重,死伤无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第二步:从原因、影响两个角度进行论证。)

历史教材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1960年新中国成立11年,打败了反动统治者。教科书的编写受时代气息的影响,出于与中央保持一致的需要,编成了此教科书。其实,我们应该正确面对那些党派之争,用包容之心去对待历史。历史无法改变,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第三步:从理论或史观的角度进行总结。)

3、自拟主题论证型。

2016年全国卷Ⅰ、Ⅱ第41题的创新力度非常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Ⅰ卷要求考生“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Ⅱ卷要求考生“提炼出一人观点”,不仅要有“观点”,更要自行“拟定”或“提炼”这个“观点(论题)”,这就是自我构建的要求。在解决这类题目时,没有可资参考和直接移植的“观点”,而是要在深刻解读材料信息和题目情境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能力,得出理性认识,提炼出深刻的“观点”。如今年Ⅰ卷的题目,要求拟定的“论题”,就不能从材料中直接提取卢梭的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直接民主、反对权力分割等思想信息,而是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刻解读,并与相关的史实进行联系,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可以拟定“卢梭社会契约理论为美国的宪政治理提供了思想武器”观点,这就是自我建构的结果;Ⅱ卷题目中的“观点”,也不能从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信息本身进行提取,而要提炼出更为深刻的观点,如“中外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发展”,“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国力强大、文化昌盛与外交繁盛之间的良性互动”,等等。这些“观点”的提炼和拟定,都需要运用思维,对信息进行深刻的解读、联想,进而形成自己的历史感悟。

解答此类试题时,解题步骤大概可以概括为“四部曲”

第一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