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与优化.docx

刍议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与优化.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刍议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与优化

作为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相信任何一个教师对于作业都不陌生,但作业的效果如何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话题。从学生踏入学校开始,数学课后作业就与孩子们结下“不解之缘”,而且数学课后作业在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过程中还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作业同样如此。如果一名教师将数学作业运用得当,那么孩子们不仅能借助作业及时复习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强化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反之,如果老师不善于布置作业,那么数学作业很有可能给学生带去压力和负担,久而久之,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耐心。

2011年公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1]其中还指出,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方式学习数学,学习时要做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传统的数学教育则提倡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对于学生的合作、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往往忽视。此外,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和设计时,往往以量取胜,缺乏对作业的内部结构、层次理念的分析,这些都不利于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大力实施的当前,适度、高效的数学作业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处理好多与少、难与易、合作与探究等多方面的关系,从调动学生的学生热情、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好每一节数学课的作业。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大背景下,大部分教师都会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提效。但是,基于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课后作业,并没有被老师们所重视。实际上,不少教师依然重视课堂的45分钟,而对学校8小时外的学生课后作业并没有给予高度关注。长期以来,由于自我认识的局限以及应试思维的窠臼,导致教师们更多关注学生课堂知识的习得与掌握。传统教学中,一般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往往过分依赖题海战术,作业量过大,导致学生负担重,积极性差。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在作业设置中,给予知识的安排往往多于能力的培养,容易造成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

总体来看,仔细分析当下小学数学作业设置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业设置偏重知识方向的题目多,偏重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各种能力培养的题目少,致使学生往往沉溺于应试式的题海战术,造成数学能力不足。二是作业完成方式单一、狭隘。数学教师对于数学作业的布置,往往侧重于习题本的使用。作业完成方式则是由学生进行独立完成,缺乏新鲜、互动的作业完成形式。如通过网络完成作业,走进商店等场所进行调查完成作业,或者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由同学或者家长孩子共同完成。这类作业设置的较少。三是作业设置没有区别梯度,只是进行简单的统一布置,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般情况是,老师布置多少学生完成多少,学生较少有自主选择余地,而且面对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的是无差异的作业练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时有发生。四是作业评价方式传统单一。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时,只对作业本或者习题集进行简单的打“√”或者打“×”。这种作业评价方式,往往流于简单化、程式化,不能很好体现作业批改的个性化、教育性。

二、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优化策略

(一)多管齐下,调动学生的学生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优秀的教育家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作业同样如此。在作业设计时,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热情这一点,那么学生很有可能会爱上数学作业。

提升数学作业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追求分数,对于实际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似乎漠不关心。如果能将数学学习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融合起来,将数学学习纳入学生的生活背景当中,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学生学起数学、做起作业来将会更加主动。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的《纳税和利息》一课当中,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如果将8000元存入银行,3个月的利息和1年的利息会是多少?这正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后作业。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要到当地银行中去观察银行发布的月利率和年利率,同时根据存款时间来计算,到期可得利息为多少元。类似这样生活中的课后作业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有帮助,而且这样的“实践数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提升数学作业的合作性。传统的数学课后作业往往强调完成作业的独立性。但新课标要求,学生注重合作、学会合作,并把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2]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尽可能多地设计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的“合作型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