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ocxVIP

“教-学-评”一致性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张淑娟

摘要:保障“教学评一致性”是教学任务有效达成的关键。在“双减”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尤为重要。本研究遵厘清“教学评一致性”的本质内涵,在教学实践中调查了“教学评一致性”面临的困境。运用“教学评一致性”三位一体实践程序从精准定位学习目标、逆向设计学习活动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三个方面探究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对策。研究可以为构建小学语文学习良好生态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内涵;实践程序;策略

引言

教学是有意向和目的的行为,它必须指向教学任务的有效达成。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保障“教学评一致性”是教学任务有效达成的关键。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核心来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是“基于新课标的学校教学改革重点”。(教育部,2022)“双减”背景下,研究并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构建高效课堂,显得尤为迫切。基于此本研究遵循学理从厘清“教学评一致性”的本质内涵入手,确定了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课堂实践程序。同时,开展调研考察教师在实践“教学评一致性”面临的困境,探寻探究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具体对策,从而构建构建小学语文学习良好生态并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意蕴

崔允漷教授提出的“教学评三位一体”的理念,“教学评一致性”指的是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从构成要素来说,包含“学—教”“学—评”“教—评”三组关系的一致性。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至少要把握三个核心要点。其一,目标是教学评一致的核心。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导学、导教、导评”的作用,后续所有的课堂环节都要以它为中心。教学评一致性体现为三者的目标保持一致。其二,持续性评价是教学评一致的关键。[2]课堂学习进程中,围绕学生达到什么水平,离目标有多远,教师需要发挥“质量监测员”的作用,根据目标设计真实的评价任务,使用各种方法收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证据,从而了解教与学的效度,为下一步的教和学提供调整和改进的依据。其三,结构化的学习活动是教学评一致的保障。目标达成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需要结构化的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围绕目标,逐步理解、掌握、内化语文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程序

依据“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指向,围绕“学生要学会什么(学习目标)”“何以知道学会(评估证据)”和“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活动)”三个核心问题,借鉴格兰特·威金斯提出的逆向教学设计理论,可构建相应的课堂实践程序,具体见图1。

图1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课堂实践程序

如图1所示,“教学评一致性”以学习目标为起点与核心,先确定评价标准和评价任务,再设计学习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围绕目标即学、即评、即教的过程,教学评交织融合。教师在活动中认真收集评价信息,分析评价结果,然后依据评价结果审视目标达成情况。这既是上一轮教学实践的尾声,又是新一轮教学实践的开始。教师根据反馈的学习信息,调整学习目标,形成新评价、新活动。[3]教学评三位一体,循环反复,不断改善教与学,让学习真正发生。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困境

以上述实践程序为“范本”,我们对固原市某县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多次到学校调研实地考察发现,不同学段“教学评一致性”存在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目标定位不准,重知识轻策略

目标是课堂的灵魂。没有一个合理的目标,评价任务就会失去方向,教学活动便会无的放矢。教师对目标的定位精准吗?调查表明,48.4%的教师备课时只是偶尔翻看课程标准,72.3%的教师制订教学目标的主要参照依据是教师教学用书,30.6%的教师觉得自己制订的教学目标不能作为教学和评价的依据。由此可见,部分教师虽然在每篇教案中都会撰写目标,但往往从经验出发,照搬教参,不知道如何定位目标。因此,在叙写目标时就会出现对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情的综合性考虑不够,喜欢罗列知识点,缺乏操作性等错误。

(二)整体观照不足,重教学轻评价

整体观照不足,其实就是教、学、评各要素在课堂上出现“照顾不均”的问题。调研发现,许多教师在课堂教与学的进程中一味将重心落于“教”,教的比重明显大于评。教师对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并没有重视,仍然按照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4]问卷调查表明,39.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因是“学了,但不知道学生学会没有”,31.9%的教师认为“自己教了,但学生没有学会”。可见,对学生的学习,从教的角度去思考,已经成惯性。教师不重视评估证据的收集,忽视评价的导学助教功能。

(三)学习路径不清,重外显轻内隐

设定了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怎样让学生达成呢?学习活动是落实目标的重要载体,教学评

文档评论(0)

techinf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