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 (1).docxVIP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NUMPAGES2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标:

1.会写“络、锤”等4个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4.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生字“络”。

2.能借助注释理解《马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马诗》。

4.体会诗人借助事物的特点所表现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读古诗

1.导入新课:本单元导语中引用了表现宋代爱国将领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看看这三首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学生自读古诗。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巡视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提醒学生《马诗》中的“燕”是多音字,在这里要读一声,《竹石》则要特别注意读准“劲”字。

3.指名读古诗。教师提出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留意字音是否读准。

4.师生评议。

5.齐读古诗。

二、激发兴趣,引入《马诗》

1.教师导入:同学们,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勇敢、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它是一首写古代战马的唐诗。

2.教师板书诗题。学生齐读诗题。

3.介绍:李贺的《马诗》是以马为题材的一组诗,共有二十三首,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这首诗。

三、再读古诗,理解大意

1.教师范读,提出要求:听老师范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2.指名回答。(读时要注意停顿)

3.学生逐句练习读节奏,然后教师指名读出全诗的节奏。

4.指导学写生字“络”。

(1)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络”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学生:右边是折文旁“夂”,不要写成“攵”。

(3)学生练习写“络”。

(4)教师评议。

(5)学生修改。

5.同桌交流古诗大意。

教师提出要求:借助课文注释,一人逐句说诗意,另一个人认真听。如果同桌说得不够准确,倾听者可帮助纠正;如果说得不全,倾听者可帮助补充。

6.指名说诗意,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

学生说不准“快走踏清秋”一句的意思。

教师提示:

“走”是什么意思?(跑)

“快走”是什么意思?(快跑)

你能将“清秋”进行拆分并组词吗?(清爽的秋天)

设计意图:

教师可先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营造出诗意盎然的课堂氛围,再疏通古诗大意,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理解诗句,体会意境

1.学习前两句诗。

(1)学生自读前两句诗。要求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①指名交流想象的画面。

②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用课件出示大漠的图片,并启发想象:千百年前边塞的战争场面是什么样子的?

③学生们交流当年将士们为保卫家园浴血奋战的场景。

(2)分小组再读这两句诗。要求边读边感受:脑海中的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①指名说感受,并说明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②指导朗读:当学生通过“沙如雪”“月如钩”,感受到如雪的沙漠、如钩的弯月带给人们的清冷和悲凉的感觉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这两句诗,并力求读出这样的意境。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

2.学习后两句诗。

(1)学生自读后两句诗。要求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匹怎样的马?

(2)指名交流。

预设1:看到一匹戴上了金络脑的马。

教师提示:

你是从哪个词想象到的?(金络脑)

你们想象到那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吗?(战马披挂上阵、身姿矫健的样子)

预设2:看到一匹在战场上驰骋的战马。

教师提示:

你是从哪个词想象到的?(快走)

你看到的画面真的存在吗?

(3)指导朗读:通过“何当”一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期待骑上戴着金络脑的战马驰骋战场却无法实现的心情。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读出这种无法实现报国志向的心情。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诗。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以及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深入品析诗句、理解诗意。

五、联系生平,体会情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请你结合课前查阅的诗人生平资料想一想:李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只为了写马的轻捷矫健吗?

(1)同桌先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教师总结:这首诗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诗人借咏马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教师指导朗读:诗人李贺少年成名,声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大家可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尽可能读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心情。

3.全班边想象画面边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经历,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