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消费品安全 第1部分 危害(源)识别 编制说明.docx

智能消费品安全 第1部分 危害(源)识别 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消费品第1部分:危害(源)识别》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目录

一、工作简况 1

(一)任务来源 1

(二)制定背景 1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2

(四)起草过程 3

二、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3

(一)编制依据 3

(二)编制原则 4

三、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4

(一)标准适用范围 4

(二)标准框架结构 4

(三)标准主要技术点说明 5

四、主要试验(或验证)工作 6

五、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6

六、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6

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

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7

九、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7

十、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7

十一、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7

1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智能消费品安全第1部分:危害(源)识别》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及《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2024年制修订重点国家标准项目清单,项目计划号为T-469,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具体组织制定,由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08)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二)制定背景

1.智能消费品日益普及,特殊安全问题引发重视

智能化产品应用于生活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操作的便利性和便捷生活的体验感,消费者对于智能产品的接受度不断提高。近年在各项技术不断发展的赋能下,智能产品形态不断革新,市场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智能消费品带来了区别于传统消费品的风险,如数据泄露等信息安全问题,还有歧视、偏见等伦理问题。如何从标准规范的角度,提出智能消费品安全危害(源)识别的方法,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智能消费品安全守护,危害(源)识别是重要技术依据

现行的国家标准中,消费品安全方面主要集中在风险管理及相关技术等方面,而针对危害识别的标准甚少。对智能消费品安全而言,现有危害(源)识别方法针对一般消费品常面临的物理、化学、生物风险,缺乏对智能消费品特殊属性的针对性。智能消费品安全更聚焦信息安全和伦理安全,由于智能消费品种类繁多、智能水平存在差异,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标准及道德伦理方面的研究不完全适用于智能消费品安全危害(源)的识别。为此,制定针对智能消费品危害(源)识别的标准,是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估、控制,守护智能消费品安全的重要技术依据。

3.消费品以旧换新,智能安全创造消费新需求

《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提升,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领域消费品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

2

性程度达到96%以上。推动政策与标准更加协同配套,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标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智能消费品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通过危害(源)识别帮助相关组织、企业进行危害(源)识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关注并改善智能消费品安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创造新需求,助推消费者消费品选购从传统消费品向智能消费品。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

我国在信息技术、消费品安全领域发布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如:

1.《信息安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GB/T20984-2022):上述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活动,并未对信息安全危害(源)的识别方法进行规范。

2.《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家居通用安全规范》(GB/T41387-2022):从智能家居系统的互联互通角度,提出了智能家居系统的安全设计和实现方式。

3.《智能消费品质量安全管理指南》(GB/T41849-2022):提出了智能消费品生产中质量安全管理的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4.《消费品安全危害识别导则》(GB/T39011-2020):针对消费品提出了危害(源)识别的方法,并未针对智能消费品的特征,给出具体的识别方法。

综上可知,以上标准均未聚焦智能消费品的特征,从传统安全(物理、化学、生物等)、信息安全、伦理安全的角度,提出危害(源)识别的方法。

2.国外

当前国外标准在智能消费品安全危害(源)识别方面尚未破题。

信息安全方面有一些管理类的标准,但未提及危害(源)识别的具体操作方法。如:

1.ISO/IEC27005:2022,Informationsecurity,cybersecurityandprivacy

protection-Guidanceonmanaginginformationsecu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