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BIM模型分类与编码规范》编制说明.pdf

《装配式钢结构BIM模型分类与编码规范》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任务来源

本项目来源于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文件《中国科技产

业化促进会关于下达2020年第一批团体标准项目计划的通

知》(中科促字[2020]6号)。

二、编制的目的及意义

装配式建筑是指根据现行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验收

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采用标准化设计、工

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

应用的工程。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下,装配式建筑应依托

信息技术,打通建筑业上下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信息共享,

推动装配式建筑智能升级,实现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信息融合

发展。

在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装配式钢结构与BIM技术结合

具有良好适配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设计阶段,运用BIM

技术可实现结构、工艺、设备多专业的协同设计,帮助梳理

钢结构建筑复杂的空间关系,有效减少结构、设备碰撞。在

钢结构加工阶段,根据BIM模型进行加工下料,提高加工精

度,避免材料浪费。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将施工过程

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资源集成,有利于现场的精细

化管理,缩短周期,提高工程质量。

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不断进步,

制定装配式钢结构BIM模型的规范化管理规则,具有重要的

意义。

三、主要工作过程

2019年6月,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向承担单位下达了标

准立项计划,该标准工作正式进入了起草环节。2019年7月,

基本完成《装配式钢结构BIM模型分类与编码规范》团体标

准大纲,并向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提出团体标准立项申请。

2019年8月,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通过立项审批。

四、标准主要内容及相关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BIM模型编码的编码原

则、编码结构、编码方法以及编码管理与使用要求。

本规程内容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装配式钢结构编码原则:提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BIM

模型的唯一性、稳定性和可扩充性原则。

2)模型分类与编码:包括模型使用要求、模型分类要求

及模型编码结构。

3)编码构成:包括相关方代码、项目阶段码、构件小类

和细类代码、类目名称及属性。

4)编码使用与管理:提出装配式钢结构BIM模型编码

的可拓展性、兼容性和综合实用性原则。各应用主体应对BIM

模型使用的编码进行编码分配、校验、统计、解析等管理工

作。

五、采标及相关标准之间的关系

本标准参考的标准主要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

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

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GB/T51212-2016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301-2018建筑工程设

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GB/T51235-2017建筑信息模型施工

应用标准》和《JGJ/T448-2018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

标准》。文件及标准从政策层面、思想层面、技术层面对装

配式建筑的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和要求,BIM技术相关应用

和交付要求则按照BIM国家标准体系实施。因此,本标准在

编制过程中局部借鉴或采用这几份文件和标准中的内容。

五、贯标的措施和建议

本标准为团体标准,建议按照国家有关团体标准管理规

定和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团体标准管理要求,在协会会员中

推广采用本标准,鼓励社会各有关方面企业自愿采用该标准。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