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东邪西毒].docx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东邪西毒]

在前苏联和联邦德国开始装备第一代步兵战车后,作为一种新生的地面武器――步兵战车究竟要朝什么方向发展,成了军事学家和兵器技战术学界重点的研究课题。事实上,在后来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步兵战车的风格和流派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恰恰bmp-1和“黄鼠狼”1成了东、西方步兵战车技术风格两大流派的典型代表。通过对bmp-1和“黄鼠狼”1总体设计与武器选择的考量,我们可以诠释其背后的选择动固和权衡心路。

车辆布局

从车辆整体来看,bmp-1和“黄鼠狼”1步兵战车都采用了极为相似的布局:钢装甲全封闭焊接结构,动力舱和驾驶舱并列于车体前部,驾驶舱在左,动力舱在右,中间以复合热绝缘降噪板隔开。战斗舱位于车体中部,车体中央上有炮塔、内有吊篮。载员舱位于车体后部,载员舱尾部有外开式尾舱门。这种设计方式对于bmp-1而言是一种背叛,对于“黄鼠狼”1则是一种沿袭。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东、西方同时开始新一代地面武器研制计划。以联邦德国和前苏联为例,联邦国防军装备的地面武器大多采购于美军,小部分武器为自行研制:而前苏联的地面武器都是自行研制。联邦德国在规划本国第一代轻型地面装甲车辆时,较好地继承了美军m113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基本设计理念:让所搭载的士兵在登离车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安全保障。所以我们在“黄鼠狼”1步兵战车和tpz-1“狐”轮式装甲输送车上都可以看到,其载员舱的舱门都开设在车体的尾部,并且舱门尺寸普遍较大,利于加快士兵登离车的速度。前苏联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战术目标而将载员舱的舱门开设在车体两侧,或者干脆不设置车体侧门让士兵通过顶舱门登离车。这一点不但从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研制的btr-50p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上可以看出,即便是后来研制的btr-60/70/80/90轮式装甲输送车和mt-lb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也同样没有采用尾舱门的设计。

前苏联和传统西方国家在地面武器车辆布局上出现这种分歧,我们很难用“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来解释。因为无论是包含“东方思维”的欧洲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在设计ot-64轮式装甲车时,还是更具有东方国家色彩的中国在设计wz531/534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族和wz551轮式装甲输送车族时,都摒弃了前苏联地面武器设计师拒绝尾舱门的做法。众所周知,士兵通过车体侧门和顶舱门登离车产生的伤亡概率要远远大于尾舱门。前苏联设计师之所以表现出对尾舱门的极度排斥,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几乎所有的地面武器都要兼顾水上机动能力。而将动力传动系统设置在车尾,是最容易兼顾陆地机动和水上机动的集成结构。

从某种意义上讲,以士兵伤亡概率的提高来实现战车的某一特定战术目标,对于武器设计师来说,是一个极其艰难而又残忍的抉择。国家的意志决定必须以牺牲士兵的生命来换取胜利,是前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取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尽管传统的西方国家在面临大规模战争时,也必须承受由此造成的大规模伤亡,但是其政治家由于必须承受议会和反对党的监督问责,所以刻意以士兵生命的大量投放来获取某一战术目标的达成,是要冒着政治生命结束的风险,甚至以此为代价获取胜利仍有法律追溯的危险。这一点可以从丘吉尔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反复追责看出,这也是西方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经验之一。所以,不同国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同的理解造成价值观的对立,最终对国家目标和国民生命孰重孰轻的权衡,让前苏联和传统西方国家在地面武器的设计指导思想上产生了分歧。

之所以说bmp-1的总体布局是对前苏联地面武器价值观的一种背叛,而“黄鼠狼”1是对“以人为本”传统价值观的一种沿袭,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前苏联在经过了短暂的bmp-1/2时代之后,到了bmp-3步兵战车时设计师又回到以战术目标达成为核心的理念上。而联邦德国在后来几乎所有的地面武器整体布局上都继承和发扬了“以为人本”的理念,尾舱门不但出现在“黄鼠狼”1的替代者上,而且在tpz-1“狐”轮式装甲输送车替代者也未有任何偏差。

说到这里,某些军事爱好者或许会说,bmp-1步兵战车的这种车辆布局是不是又是一种“‘黄鼠狼’1步兵战车斯基”呢。尽管bmp―1装备部队的时间要早于“黄鼠狼”1,但是后者的研制和定型毕竟早于前者,会不会是神通广大的克格勃为苏维埃和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呢。笔者认为:不排除这种可能。

总体设计

如果说bmp-1和“黄鼠狼”1步兵战车采用了极为相似的结构布局的话,那么它们在总体设计上却又是南辕北辙。bmp-1车体长6.74米、宽2.94米、高2.15米;“黄鼠狼”1车体长6.79米、宽3.24米、高2.99米。bmp-1步兵战车的总体设计贯彻了前苏联武器设计师对地面武器装备“低矮窄小”的理念,而“黄鼠狼”1步兵战车则并不重视车辆绝对的外形尺寸。

长期以来,地面武器外形尺寸“小型化”一直

文档评论(0)

136****35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