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北京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1.3古代印度学案 .pdf

2024年秋北京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1.3古代印度学案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古代印度

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初步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了解古代

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对人类u文明的影响。

难点:体会印度河和恒河在古代印度文明中的重要作用,相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

互关系。

三、合作探究:采纳同桌一小组一师生合作的形式。

材料一:2024年某国一村落,集体烧死该村官员的女儿,因为该少女未经父母

同意与低种姓子结婚,在结婚当天被父母抓回,经全村确定烧死该少女。

1.该国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该少女会被烧死?源于那一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2.该子祖先是理发师,那该子属于哪一等级?被烧死的少女是哪一等级?

3.该制度合理吗?其实质是什么?

4.该事务说明什么?你认为该制度是否该接着.存在吗?假如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做?请

说明理由。

材料二:“我普渡众生呼吁众生同等,人要忍受苦难,超脱■自我,等待来世入我极乐世

1、我是谁?这是哪一宗教的观点?该宗教起源于何时何地?请在地图在找出来。

2、该思想是针对哪一制度提出来的?为什么该思想提倡“修来世观念?

3、该宗教.得到谁的大力支持?为什么他会支持该宗教?

答案:材料一、1.印度;该少女未经父母同意与低种姓子结婚;种姓制度;规定:不同

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第三等级(吠舍);其次等级(刹帝利)

3.不合理;种姓制度是贵族统治的工具w

4.种姓制度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不该;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二、1.释迦牟尼;佛教;A

2种.姓制度;它是为迎合阶级社会中长期遭遇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美妙愿望而存在

的。处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是不会给劳动人民实现真正的“众生同等”的。所以,它只是用

来劝慰人民的“麻醉剂”。

3.阿育王;为了培植王权统治的精神支柱,巩固其统治。

精讲点拨:

1.东方古文明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种姓制度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这一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X.佛教快速传播的缘由。

实力提升:

分析佛教诞生的背景、教义,谈谈佛教诞生后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学问小结

★南亚次大陆的古老文明:

1、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

2、河流:恒河和印度河,河水定期泛滥给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印

度河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3、早期文明产生:哈拉巴文明摩亨佐.达罗文明

4、外族入侵:雅利安人折服印度河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

5、建立者:雅利安人

6、内容: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7、特点:(1)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2)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事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8、实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为爱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9、影响: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安排了社会冲突。

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佛教的创立

10、产生:公元前6世纪,社会冲突特别尖锐

L1、创始人:悉达多

12、教义:众生同等忍耐听从

★东方文明「的共同点:

(1)发源于大河流域,水源足够,土壤肥沃。

(2Q位于北纬20°—北纬40°,气候相宜。

(3)以农业文明为主。

实力检测

“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同等的社会■等级,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引起了很多人的反

对和批判,佛教就是当时反对种姓制度的众多思想潮流中的一个派别。可知,佛教诞生的

背景。依据“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见众生同等佛教教义的核心是:

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就是教育人们如何消退人的欲望而避开

苦的因果。可知,佛教的教义是反对将人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见众生同等;人生一切

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鼎天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