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docx

重庆市渝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秋季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

A.出现聚落 B.学会用火 C.种植粮食 D.饲养家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B项正确;聚落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走向定居生活,而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排除A项;种植粮食、饲养家畜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而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排除CD项。故选B项。

2.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指出:“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储藏在粮仓里和牲圈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材料说明()

A.农业和畜牧业分离使人类走向定居

B.定居生活限制了人类的活动距离

C.人类在采集和狩猎中学会储存食物

D.农业兴起是定居生活的重要前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主要体现了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使他们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也就是说农业兴起是人类定居生活的重要前提,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分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定居生活限制了人类的活动距离,排除B项;人类在采集和狩猎中学会储存食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3.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啊。”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造彩陶的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彩陶,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华夏传统文化的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过着定居生活,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种植蔬菜,会制造彩陶,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4.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放大版”云雷纹、跪坐人像上的尊等可以明显看出长江中下游文明、中原文明的印记。中原文明尊鲁的兽头趴在肩上,而三星堆的则是挂在肩上,这反映出铸造技术的差异。下列选项中,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巴蜀文明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核心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各具特色

C.三星堆遗址是巴蜀古国文明的珍宝 D.巴蜀文明隶属于中原文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放大版云雷纹、跪坐人像上的尊等可以明显看出长江中下游文明、中原文明的印记。中原文明尊鲁的兽头趴在肩上,而三星堆的则是挂在肩上,这反映出铸造技术的差异”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各具特色,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三星堆遗址是巴蜀古国文明的珍宝,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巴蜀文明隶属于中原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5.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禅让制度趋于完善 B.统一国家不断巩固

C.向大一统国家发展 D.兼并战争连年不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三幅地图及文字信息可知,这三幅地图反映的是从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到秦实现统一的过程,故题干图片反映的趋势是向大一统国家发展,C项正确;夏朝建立时,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统一国家的建立,不是不断巩固,排除B项;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是春秋战国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6.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老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仁”,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仁政”的重要性。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要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他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由此得出该思想家是孟子,B项正确;老子强调无为而治,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韩非子强调以法治国,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俭等,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代的简牍,简文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20多个单行法规,共计法条多达600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肉刑等。由此可以看出秦代()

A.法律细密,社会秩序稳定 B.宽严相济,律法深入人心

C.儒法并用,统治基础牢固 D.刑罚众多,隐含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

文档评论(0)

57536222719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