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精读引领课《那个星期天》+《穿耳朵》+《书桌》教案 (2).docxVIP

第3课时:精读引领课《那个星期天》+《穿耳朵》+《书桌》教案 (2).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NUMPAGES2

第3课时精读引领课

《那个星期天》+《穿耳朵》+《书桌》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主人公在一天中的心情变化,理解其情感。

2.细读课文,体会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并能进行写法迁移。

3.品析课文,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方式。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内容回顾

1.质疑激趣:在那个星期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史铁生为什么对这一天印象如此深刻?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看他在那个星期天有怎样的期盼。

2.内容回顾:文章是按时间(从早到晚)顺序来写一个小男孩(史铁生)在某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二)紧扣心情,精读感悟

1.要求: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表达心情的词句。

(1)学生读文圈画。

(2)交流感知“我”的心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2.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写下批注。

(1)当“我”开始等待时,“我”有什么举动?心情如何?

(预设: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展示了“我”等候母亲回来时,一个人艰难打发时间的情形,表现了“我”的忍耐和执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了“我”的内心独白,体会“我”的脆弱和无可奈何,让人对“我”心生怜爱。)

(2)我对电影画报里的人物想象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状况?

(3)为什么母亲“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

(4)“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5)“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里,“我”明白了什么?

3.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的失落和母亲的无奈,以及这种失落和无奈背后蕴含着的深厚的母爱。启发学生思考:虽然母亲没有兑现承诺,但是“我”并没有怨她,这是为什么?

(预设:“我”无声的哭泣惊醒了母亲,她于是惊惶地抱着自己疼爱的孩子道歉,与“我”一起感受那失落而荒凉的心绪,让“我”获得些许安慰。)

4.得法:(1)把情感直接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流露情感。

(2)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

(三)迁移拓展,学习运用

1.阅读文章《穿耳朵》

(1)读文,体会文中几个人物的心情变化。

(2)思考,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用法,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这份情感的?

2.阅读文章《书桌》

(1)读文,从文章内容上看,作者写了与书桌有关的哪几件事?

(2)紧扣文章题目,理解“失去”,体会它曾经存在的价值。

(3)文章中景物描写的用意是什么?它跟人物的心情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3.课后作业:阅读图书《童年——愚而神圣》和《母亲(节选)》,并做批注。

三、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时间变化——寓情于事

心情变化——融情于景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