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与毒理.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药理与毒理

中药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多数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

制作用,如金银花、板蓝根、钩藤、羚羊角、黄芩等;多数温热药则

具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例如麻黄、麝香等。中药四气与自主神经系

统的关系,表明寒凉药可抑制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降低交感

神经活性,对自主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而温热药对交感神经-肾

上腺系统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具有兴奋性效应。中药四气与内分泌系

统的关系:非凉药、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具有明显的影响,主要通过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及下丘脑-垂体-

性腺轴。中药四气与能量代谢的关系:临床上寒证、热证患者的代谢

功能有很大变例,寒证或阳虚证患者基础代谢偏低,热证或阴虚证患

者基础代谢偏高。多数温热药可增强能量代谢,多数寒凉药可抑制能

量代谢。

辛味(厚朴、苍术、砂仁):辛味药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其次

为生物碱、苷类等,具有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体、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

甘味:(甘草,白术),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

苷类等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现代研究表宁甘味药具有增强

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神经系统、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酸味:(五倍子),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

质。现在研究表明,有机酸和鞣质具有收敛、止泻、止血、抗炎、抗

菌等药理作用。苦味:黄连、黄芩,苦味药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

其次为挥发油、黄酮等。现代研究表明以上功效与抗菌、抗炎、杀虫、

止咳平喘、致泻、止吐等作用有关。咸味:昆布,咸味药主要含有碘、

纳、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现代研究表明以上功效与抗肿瘤、抗炎、

抗菌、致泻影响免疫系统等作用有关。

一般来说,具有解表、透疹、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

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升浮的;具有清热、

泻火、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

涩及止血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沉降的。

分析归经与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发现两者存在联系。中

药有效成分在体内选择性分布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1、药物因素,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炮制、贮藏、剂型和制剂工

艺、剂量、配伍与禁忌。

2、肌体因素,生理因素包括体质、年龄、性别、遗传、种族等均可

影响中药的药理作用;病理因素;心理因素。

3、环境因素,地理、气候、饮食、居住环境、对药物作用也会产生

影响。

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1、解表药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抗病原

微生物、调节免疫。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有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麻

黄)、柴胡挥发油及柴胡皂苷(柴胡)、葛根素(葛根)、桂皮油(桂

枝)等。

2、清热药具有抗病原体、抗毒素、解热、抗炎、调节免疫及抗肿瘤

等作用与其清泄里热功效相关。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有小檗碱(黄连、

黄柏、三颗针)、黄芩素(黄芩)、苦参碱(苦参、山豆根)、绿原酸

(金银花)、异绿原酸(金银花)连翘脂苷(连翘)、色胺酮(板蓝根、

青黛)、穿心莲内酯(穿心莲)、葵酰乙醛(鱼腥草)、青茜素(青苔)

等。

3、泻下药具有泄下、利尿、抗病原体、抗炎等作用,与通利大便、

荡涤实热、攻遂水饮等功效有关,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有蒽醌类化合

物(大黄、番泻叶、芦荟)、硫酸钠(芒硝)、脂肪油(火麻仁、郁李

仁)、芫花酯(芫花)、牵牛子苷(牵牛子)等

4、祛风湿药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抗炎、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5、利水渗湿药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利尿、抗病原微生物、利胆与

保肝、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

6、温里药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抗张血管、改善循环、抗休克、

促进肠胃运动、促消化、利胆、止吐、抗溃疡、镇痛、抗炎等作用。

7、理气药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调节肠胃运动、调节消化液分泌、

利胆、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调节子宫平滑肌

8、活血化瘀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改善

微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

9、化痰止咳平喘药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等药理作用

10、补虚药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和

消化系统功能、调节物质代谢、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促进造血功能、

延缓衰老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中药毒性是指中药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和依赖性等。

中药成分的毒性:

1、含生物碱类中药的毒性,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支蒿

等因含乌头碱成分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