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地质灾害原因机理分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边坡地质灾害原因机理分析

【摘要】很多工程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形狭窄、地形起

伏上气候主体差异明显,虽经改造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上边坡崩坍、

落石等病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发挥。因此有必要对该改造工

程发生的高边坡病害进行处治。本文结合淅川县高边坡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的

工程实例,对常见的高边坡病害的原因及处治原则等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边坡地质灾害原因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工程建设

项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国内,已发生了众多高边坡的破坏,严重危及到国家

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对边坡的正确认识,合理设计,适当的治理,把边坡失

稳造成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证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安全运营变得至

关重要。

实例分析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豫、鄂、陕三省结合部。县境东北两面与河南

省邓州、内乡、西峡相接,西与陕西省商南相连,南与湖北省郧县、光化、均县

毗邻。县境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麓山区,总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

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岗地及冲积平原区。境内海拔高程120~1

086m。

县境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5.8℃,极端最高

气温42.6℃,最低气温-13.2℃。年平均降雨量797.8mm,最大年降雨量1423.7

mm,最小年降雨量391.1mm,6~9月份降雨量占年均降雨量的59.8%。降雨

特征主要表现为西北多、东南少,山区多、丘陵和平原区少。境内主要河流有丹

江、鹳河、淇河、刁河,属长江流域汉水水系。境内最大的地表水体为丹江水库,

现水域面积365.6km2,库容81亿m3。淅川县为地震多发区,根据《中国地震

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淅川县属地震基本烈度V-VI度区。

县境内前人曾作过大量基础性地质工作。地质灾害方面涉及本区的区域

性调查研究主要包括河南省环境地质调查、秦岭造山带的地质灾害研究等,对境

内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成因进行了概述。境内地质灾害研究工作主要包括2005

年开展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7]、丹江水库周边的环境评价以及部分工程建设

地质灾害评估等,较详细的阐述了境内地质灾害发育的历史及现状。本文基于以

往成果,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淅川县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基本规律,初步

探讨了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与控制作用。

1.1地质灾害的分布受地形地貌控制

淅川县总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由低山、丘陵逐步过渡到

岗地及冲积平原。调查发现的200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

性特点,主要表现为分布密度大小与地形变化趋势相匹配,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

小。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区,包括荆紫关镇、西簧乡、寺湾乡,445km2(占全县

总面积的15.9%)的范围内分布有地质灾害及隐患点90处,其中包括滑坡21处、

崩塌46处、不稳定斜坡21处、泥石流2处。中部丘陵区,包括10个乡镇,面

积156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5.8%),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110处,包括崩塌

45处、滑坡34处、泥石流2处、不稳定斜坡26处、地面塌陷3处。东南部岗

地及冲积平原区仅存在膨胀土危害和局部河流塌岸现象。

1.2地质灾害的分布受地层岩性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影响

地层岩性是地质灾害产生的物质基础[9]。从地质灾害点的分布情况来

看,地层岩性、产状及工程地质特征控制着地质灾害的分布:在古元古界片麻岩

等变质岩类分布区、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及新生界泥岩、粉砂岩、粘土岩等碎屑岩

类分布区,地质灾害点分布密度较大,为地质灾害多发区。

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特征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

上述岩类工程地质特性较差,岩体力学特性不均一,呈薄层状或互层状,层间多

存在软弱夹层,节理、裂隙发育,在降雨及其它不利因素综合作用下,易沿层面

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二为这些岩体的抗风化、抗融冻等自然营力特性较

差,坡面、坡脚、山洼较易形成厚度较大的残坡积层,因土体、岩体存在的透水

性差异等因素,易沿风化层与新鲜基岩接触面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1.3、实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